[发明专利]含苄嘧·苯噻酰的除草杀虫药肥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671.2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吕昆明;廖华;周伟东;杨瑞青;潘能良;潘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苄嘧 苯噻酰 除草 杀虫药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新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苄嘧·苯噻酰的除草杀虫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该新产品是一种同时含有除草剂、杀虫剂和肥料营养的水稻田农业生产药肥。
背景技术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其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3,目前我国常年播种面积超过4.2亿亩,成为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然而,水稻的生长受着病虫草害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虫害和草害尤为严重。水稻与杂草之间,不同种类杂草之间自然竞争非常激烈,它们不断争夺周围的空间、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分与营养,以维持各自生长发育的需要。据报道,当杂草稻密度为1株/m2,可导致水稻产量损失9.15%;当杂草稻密度达7株/m2时,可导致水稻产量损失50%以上;杂草稻密度达到12株/m2时,水稻产量损失可高达72.29%。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它们对水稻的生育生长都可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如不及时防冶甚至可导致水稻绝收。
随着我国城镇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将向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措施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除草药肥科学地把农药除草剂与载体肥料有机整合为一体,成为一种多功能性的“药肥”产品,它兼具肥料和农药两者的效能,一次施用可同时完成两个或多个工序,达到双重或多重功效,实现了省工省时省力的目的。科学进步就是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省工省时省力就是解放生产力,使得广大劳动人民从烦琐的农务中解放出来,去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符合“懒人科学”的道理,所以药肥的产生代表着科学进步,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
除草药肥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记载,曾提出可与肥料混用的除草剂300余种,但药肥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均匀性、稳定性及应用安全性等关键技术问题,故而实现产业化的产品不多,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成熟的方面,需要科技工作者去研究探索。对于除草药肥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申请人已研发成功多个水稻除草药肥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经检索,有关除草药肥的专利或专利申请主要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