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604.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合;裴晓含;郑立臣;孙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连续 调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注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特别涉及一种大斜度井分层注水用的连续可调配水器。
背景技术
在大斜度井分层注水中,常规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的堵塞器投捞和井下仪器对接困难,测调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以解决在大斜度井分层注水中现有的常规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的堵塞器投捞和井下仪器对接困难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所述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包括:
外管;
设置在所述外管中的调节套;
连接在所述调节套下方的同心阀,所述同心阀的圆心与所述外管同心;
出水口,贯穿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同心阀连接;
密封段下段,设置在所述外管中,位于所述同心阀和所述出水口之下;
桥式通道,设置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并位于所述同心阀和所述密封段下段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管下方的下接头,所述下接头连接所述桥式通道和所述密封段下段。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段外管和下段外管。
进一步地,所述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管上方的上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段外管中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位于所述调节套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套与所述同心阀均位于所述下段外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位于所述上段外管中,所述定位套的上端具有四笔尖定位结构,所述四笔尖定位结构为间隔设置的四个手指状部件,并且四个手指状部件的高度不等。
进一步地,所述同心阀包括:陶瓷阀芯和设置在所述陶瓷阀芯外的陶瓷阀套,所述陶瓷阀芯的下部设有线性V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为四个,均匀地贯穿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桥式通道为16个,沿圆周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出水口之间均匀的分布有四个所述桥式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段外管中的密封段上段,所述密封段上段连接在所述调节套上方并位于所述定位套之下。
本发明利用同心管柱在大斜度井中容易对接的特点,在具有同心阀的外管中设置桥式通道,以提供辅助流道,在测调当前层注水量时不影响下层水的流通,减少载流影响,满足大斜度井单层测试的需要。同时,本发明与配套测调仪器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单层配注量的连续可调和自动控制。本发明更适用于大斜度井实现分层注水和分层测试,解决了大斜度井的分注测试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由于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为细长物件,中间部分省略了部分长度;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其中,去除了同心阀,只显示外管的侧壁以及出水口和桥式通道。
附图标号说明:
1上接头2定位套3密封段上段4调节套5(陶瓷)阀芯6出水口7(陶瓷)阀套8密封段下段9下接头10桥式通道11上段外管12中心通道13下段外管21第一笔尖22第二笔尖30外管41弹簧51V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桥式同心连续可调配水器包括:
外管30,外管30可以为整体结构,也可以为分段式结构连接形成,外管30中具有中心通道12,用于注水或测试,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段外管11和下段外管13,这样,便于制作和安装;
设置在所述外管30中的调节套4,调节套4可以调节同心阀的扭矩,调节同心阀的开度;
连接在所述调节套4下方的同心阀,所述同心阀的圆心与所述外管30同心;
出水口6,贯穿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出水口6与所述同心阀连接;
密封段下段8,例如具有直径为46mm圆管或圆柱周面,设置在所述外管30中,位于所述同心阀和所述出水口6之下,测量单层流量或验封时与相关井下仪器密封皮囊配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积纸张自动靠齐供给系统
- 下一篇:折叠式客货两用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