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240.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龙;高歌;孙永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致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远距离 盲区 侦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逐渐走进百姓家庭,保障行车安全的各个细节,越来越得到每个车主的重视。虽然每辆车都有后视镜,但后视镜无法看到车身后面区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安装倒车雷达成为车主们的必然选择。
安装倒车雷达大大提高倒车时安全系数,但是,倒车雷达探测范围也有一定的盲区,车辆左右侧探测范围小,存在一定的盲区,驾驶中换道或转弯,对此不易完全顾及,特别是城市道路中,容易导致发生刮擦、碰撞事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和设置在汽车尾部的后左探头、后右探头,所述后左探头、后右探头分别与ECU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加装有左侧边远距离探头和右侧边远距离探头,所述左侧边远距离探头和右侧边远距离探头分别与ECU相互连接。
所述的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显示障碍物信息的LED显示模块,所述LED显示模块与ECU相连。
所述的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示障碍物信息的声音报警装置,所述声音报警装置与ECU相连。
所述的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边远距离探头和右侧边远距离探头为远距离超声波雷达探测探头。
所述的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边远距离探头、右侧边远距离探头、后左探头、后右探头的信号传输采用用于抗电源干扰的数字化采集。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在车辆左右两侧另外安装具有远距离探测功能探头,使左右两侧侦测范围更广,减小盲区,另外将障碍物信息通过LED显示和声音报警反馈给驾驶员,使驾驶员可清晰直观地了解车周边状况,避免车辆变道、倒车时发生刮碰事故;在ECU的控制下前后、侧边传感器的工作时序的合理化,既保证了响应速度又避免了传感器之间信号的互相干扰(相邻传感器不顺序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为一种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包括后左探头3、后右探头4和ECU(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后左探头3、后右探头4均分别与ECU相互连接,所述汽车左右两侧分别加装有左侧边远距离探头1和右侧边远距离探头2,所述左侧边远距离探头1和右侧边远距离探头2分别与ECU相互连接。还包括用于显示障碍物信息的LED显示模块,所述LED显示模块与ECU相连。还包括用于提示障碍物信息的声音报警装置,所述声音报警装置与ECU相连。所述左侧边远距离探头和右侧边远距离探头为远距离超声波雷达探测探头。所述左侧边远距离探头1、右侧边远距离探头2、后左探头3、后右探头4的信号传输采用用于抗电源干扰的数字化采集。
本发明的汽车远距离盲区侦测系统,1、在行驶过程应用中区分运动、静止障碍物技术,即一定时间间隔内两次探测障碍物,根据自身车速和探测到障碍物距离的变化,计算出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以此判断是否对障碍物报警;2.、传感器抗电源干扰技术,传感器信号传输采用数字化处理,有效减少电源波动对信号的干扰;3、软件抗干扰算法,接收信号多次比对以及发射间隔不规则跳变,有效消除系统对噪声干扰的误判。4、车载超声波雷达远距离探测技术,多传感器集成同时工作增大发射功率,实现远距离探测;同时应用了余振自动更新技术的应用,保证外部环境变化条件下系统稳定可靠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致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同致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
- 下一篇: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