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缠绕气瓶专用运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7397.7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武军;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泰安分院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B62B3/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专用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专用运输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缠绕气瓶专用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很多出租车甚至私家车选择了天然气作为燃料。缠绕气瓶作为天然气的容器,其数量呈爆发式的增长,缠绕气瓶是在钢瓶的外面缠绕上多层纤维和粘合剂,纤维和粘合剂的耐冲击强度低,容易发生断裂,在运输、安装、使用和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纤维的破损,那么即为不合格产品,该缠绕气瓶也就报废了。目前缠绕气瓶从仓库到装车地点的短途运输主要是采用人力,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有时也容易出现摔碰刮擦等意外导致纤维丝的破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缠绕气瓶专用运输装置,简单的机械装置代替人工,运输平稳可靠,避免缠绕气瓶外部纤维的破损,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缠绕气瓶专用运输装置,包括车架、两个车轮和夹具,所述两个车轮设置于车架的底部两侧,所述车架前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夹具轴,所述夹具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夹具臂组成、并通过夹具轴连接为一体,所述夹具臂分为上夹具臂和下夹具臂,所述两个下夹具臂与车架之间分别连接有拉簧,所述两个下夹具臂之间连接有软索,所述两个下夹具臂向内侧收缩时两个上夹具臂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置有滑块及控制滑块进入或者脱出该凹槽的滑块控制装置,所述下夹具臂内侧设置为与缠绕气瓶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面。
所述滑块控制装置包括压簧支架、压簧和滑块拉柄压簧支架设置于车架上滑块的正上方,所述压簧支架底部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另一端连接滑块,所述滑块拉柄设置于车架上并与滑块连接。
所述两个下夹具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柔性垫。
本发明采用小推车的整体结构实现缠绕气瓶的短途运输,利用软索的向内弯曲带动下夹具臂向内侧收缩以夹紧缠绕气瓶,通过滑块完全压入凹槽作为夹紧后的固定方式,稳定可靠,下夹具臂内侧面设计柔性垫避免缠绕气瓶外侧的纤维损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缠绕气瓶的报废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车架1、两个车轮2和夹具3,所述两个车轮2设置于车架1的底部两侧,所述车架1前端设置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上连接有夹具轴11,所述夹具3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夹具臂组成、并通过夹具轴11连接为一体,所述夹具臂分为上夹具臂31和下夹具臂32,所述两个下夹具臂32与车架1之间分别连接有拉簧5,所述两个下夹具臂32之间连接有软索10,所述两个下夹具臂32向内侧收缩时两个上夹具臂31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置有滑块8及控制滑块8进入或者脱出该凹槽的滑块控制装置,所述下夹具臂32内侧设置为与缠绕气瓶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面。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控制装置包括压簧支架6、压簧7和滑块拉柄9,压簧支架6设置于车架1上滑块8的正上方,所述压簧支架6底部设置有压簧7,所述压簧7的另一端连接滑块8,所述滑块拉柄9设置于车架1上并与滑块8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所述两个下夹具臂3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柔性垫,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缠绕气瓶的外部纤维造成损坏。
本发明在不使用时,滑块8悬于夹具3的正上方,两个上夹具臂31的顶部为封闭状态,两个拉簧5向上夹具臂31施加拉力使得其带动下夹具臂32处于向外侧分开状态,软索10为拉直状态。
当需要运输缠绕气瓶时,将车架1推至待运输的缠绕气瓶正上方,下夹具臂32的内侧面正好包覆与缠绕气瓶的外侧面,软索10碰到缠绕气瓶向内侧弯曲,带动下夹具臂32向内侧夹紧,此时两个上夹具臂31之间的凹槽逐渐增大,推动滑块拉柄9,通过压簧7将滑块8压入凹槽内,此时夹紧固定,推动车架1便可进行缠绕钢瓶的短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通过滑块拉柄9将滑块8缓慢脱出凹槽,夹具3通过两个拉簧5的拉力缓慢松开,将缠绕气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解决了人工搬运过程中失误造成对缠绕气瓶外部纤维的损坏,有效地保护了缠绕气瓶,提高了运输工作效率,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泰安分院,未经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泰安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7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