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地下水位与位移实时监测的滑坡预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37198.6 | 申请日: | 2013-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贺可强;贾玉跃;郭栋;陈为公;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万桂斌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地下水位 位移 实时 监测 滑坡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位移与地下水位耦合动力预测参数和稳定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边坡稳定性评价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领域,广泛采用的主要预测评价方法为极限平衡力学评价法和位移时序预测法。
极限平衡力学评价方法,是将滑坡体视为刚体,通过计算滑面上抗滑力与下滑力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该方法虽是物理力学模型且有明确的稳定性判据,但该模型是一种与时间无关的静态物理力学模型,因此,该方法评价不了边坡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因而无法对滑坡进行监测预警。
位移时序预测法是根据监测到的边坡系统演化的位移-时间序列,运用位移量、位移速率或位移加速度来预测和评价边坡稳定性及失稳时间的一种方法。由于位移(变形)监测具有精度高、易实施,且该类方法是包含时间变化关系的动态预测模型,因此,该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极限力学平衡法的不足,但所有位移时序预测法所监测和评价的参数仅是位移或位移速率及其变化规律,但监测和评价不了滑坡位移或位移速率变化的动因,因此该类预测方法必然存在以下局限:(1)所建立的仅为数学表观模型,不是物理机制预测模型,一般只能解释滑坡的变形位移过程与规律,而解释不了引起滑坡变形与失稳的形成机理与力学动因;(2)位移预测参数没有统一失稳判据,所以,很难对滑坡灾害的发生时间做出准确判别与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地下水位与位移实时监测的滑坡预测方法,其滑坡位移预测方法改变了传统位移时序预测法仅仅选取滑坡位移或位移速率作为监测和评价参数的思路,提出将滑坡地下水位与位移或位移速率进行同时监测和整合,以此确定滑坡地下水位与位移或位移速率的耦合集成动力预测参数与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可克服静态极限力学评价法无法分析和评价边坡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局限,同时又可克服传统位移时序预测方法无法分析和评价滑坡形成机理与动因的弊端。上述均体现了该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如下步骤:
(1)滑坡初步勘察与监测点选取;
(2)监测设备布置与安装;
(3)滑坡位移与地下水位实时监测及实时监测数据处理;
(4)单位统计分析周期与均值地下水位H0及位移速率V0的确定;
(5)地下水位加卸载参数与加卸载量的确定;
(6)位移速率响应参数与位移响应量的确定;
(7)滑坡位移速率与地下水位加卸载响应比参数与数值的确定;
(8)运用地下水位与位移速率加卸载响应比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与监测预警。
本发明正是为了克服传统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的不足,提出将滑坡地下水位与位移或位移速率进行同时监测和检测滑坡,以此确定和建立滑坡地下水位与位移或位移速率的耦合集成动力预测参数与评价方法。具体发明思路是将滑坡地下水的周期性变化作为滑坡的加卸载动力参数,将滑坡位移或位移速率变化作为滑体对于外动力的响应参数,即当滑坡的地下水位上升时看作是对滑坡的动力加载过程,其地下水位上升变化量作为滑坡的加载动力参数,其滑坡位移或位移速率变化值作为滑坡加载动力响应参数;当滑坡的地下水位下降时看作是对滑坡的动力卸载过程,其地下水位下降变化量作为滑坡的卸载动力参数,其滑坡位移或位移速率变化值作为滑坡卸载动力响应参数。以滑坡的加卸载动力参数和位移响应参数为依据,确定滑坡的地下水加卸载位移响应比耦合预测参数和评价模型;以滑坡的地下水加卸载位移响应比耦合动力参数为稳定性的评价参数和失稳判据,评价边坡稳定性和预测滑坡的失稳时间。
下面结合弹塑性力学基本原理,对基于地下水位实时监测的滑坡位移预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滑坡初步勘察与监测点选取
对待评价滑坡进行初步勘察与测绘,确定滑坡分布范围与尺寸等特征,在滑坡主滑区及后缘拉张裂缝、剪出口及等关键点设置位移与地下水位监测点:①选取所监测边坡的主滑面对应坡面布置监测点,按照坡面实际地形在后缘破裂壁到前缘剪出口坡面等距离布设坡面位移变化的m个监测点(m≥2);②位移监测基准点(不少于3个)选在监测滑坡体以外稳定的基岩或无变形的区域,形成控制网,保证自我校核和控制边坡监测点全面监测。
第二步:监测设备布置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7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磁化装置及方法和污泥磁化热解机
- 下一篇:过程中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