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离心泵进口非均匀入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7041.3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裴吉;袁寿其;王文杰;袁建平;司乔瑞;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离心泵 进口 均匀 入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泵过流部件之一直锥吸入室,特别是一种改善离心泵进口非均匀流动装置。
背景技术
泵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和流体输送设备,其中离心泵广泛应用在灌溉、石油、化工、水利等领域。不论泵在哪种工况下运行,离心泵入口流动特性都是十分复杂的,不能简化成一维流动,速度是三维的空间矢量,即其流场是轴向、径向和周向流动同时存在的三维流动,称之为入口旋流。我们从泵的基本方程可以得出,当泵进口发生预旋时,泵的扬程会下降,影响泵的性能,降低泵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经检索,与吸入室设计相关的专利有如下:高压双吸泵吸入室结构,申请号201020225408.6,在吸入室分流段的外表面设置有轴向加强筋和径向加强筋,提高了吸入室的耐压能力和强度,在进行液压强度试验时,可以全泵体按照压水室耐压要求进行打压试验,缩短了试验时间,减小了工装。
双吸泵高效吸入室结构,申请号:201010211977.X,在吸入室内设置了蜗壳壁,将流道分为两个流道。解决了现有双吸泵的吸入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顺利实现了绕流,减少了流阻,提高了吸入室的效率。
目前这些专利中,没有考虑在吸入室内流体的不均匀流动,忽略了不均匀入流对离心泵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
发明内容
考虑到吸入室流体不均匀流动对离心泵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提出一种改善离心泵进口非均匀流动的装置。这种离心泵均匀流动装置对吸入室的流动改善效果明显,结构简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泵的运行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离心泵均匀流动的装置,包括外壁的筋和内部的孔。
该装置是在离心泵吸入室靠近泵进口处安装一个套筒,其外壁上左、右各成90角均匀分布四个横截面为翼形的筋,与吸入室的内壁进行焊接固定。靠近套筒内壁均匀布置两排间隔5度的小孔,孔的大小与吸入室的内径有关,尽量保证不影响流体的通过能力,并不影响离心泵的运行效率。上述装置中,筋设计成翼形,是为了减小流体在筋上产生的冲击力以及对周围流体流动的影响。同时,吸入室的流体经过套筒内的孔,消除了速度不均匀分布性。这样,有效地减小了吸入室三维不均匀流动对叶轮进口流动特性的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提高了泵的扬程和抗空化性能。除此之外,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装有该装置的一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该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该装置筋的结构示
图5为该装置的三维模型图
图中,1.套筒,2.筋,3.孔,4.吸入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改善离心泵非均匀流动装置,即在离心泵吸入室(4),靠近泵进口处安装一套筒(1),套筒(1)外壁上有均布8个筋(2)与吸入室(4)内壁进行焊接固定,靠近套筒(1)内壁均匀布置两排间隔5度的小孔(3),同时尽量不改变吸入室的过流能力。
当离心泵开始运转时,由于流体有一定的粘性,且吸入室(4)壁面并不光滑,因此在壁面上形成漩涡,造成流体流动不均匀,通过套筒(1)后,壁面上的流体从套筒(1)和吸入室(4)内壁间的流道通过,会一定程度上减弱漩涡对周围流动产生的扰动,消除了漩涡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吸入室(4)的流体经过套筒(1)内的孔(3),消除了速度不均匀分布性,从而减小了旋流对离心泵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达到设计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7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