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可调的新型建筑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6924.2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超;李波;徐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5/06 | 分类号: | E04G2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可调 新型 建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中的建筑支架,尤其是指一种高度可调的新型建筑支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修建楼房、车间或者是修建道路、桥梁等施工过程中,都离不开建筑支架,需要在施工现场搭建一些用于浇注钢筋混凝土或橡胶的支架,目前使用的建筑支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其长短不能调节,使用不方便,安全性能差。目前使用的建筑支架是多为木制支架和钢管支架。木制支架主要是根据具体的高度锯取木梁作为立柱进行顶立支撑,低于实际高度则用垫砖或打入木塞以作调整,但这种支撑形式牢固程度差,稍经横向碰撞很容易倾斜甚至倾倒,在高度不同的建筑情况下不能调节高度,木材浪费量大。钢管支架是将钢管纵横连接而成,可以回收多次使用。但由于钢管的长度不规范,扣件的安装位置不固定,无法有效的定位与调节高度,使安装速度慢且调整耗费时间长,有些情况下钢管支架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专利申请号201020106709.7,专利名称: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建筑立柱,其方案只是简单的采用调节螺母与丝杆的设计结构,此结构虽然从理论上一定程度地解决了支架的高度可调问题,但其不足之处是:1)可调螺母与带有丝杆的立柱需具有较高精度,这样一来增加支架的加工和维护成本;2)可调螺母在大范围调节或装卸时较慢,影响工作效率;3)由于丝杆的齿牙曝露在外面,在建筑工地恶劣的环境下,使丝杆的齿牙磨损加剧,缩短使用寿命;4)立柱柱体与丝杆是有间隔配合,会产生晃动和移动,装卸搬运过程中带来不便。专利申请号201020260862.5,专利名称:一种建筑支架。本实用新型同样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性的建筑支架,其结构是通过在内柱上插入定位杆,然后通过套管、支管和用于调整支管高度的调整环调节高度。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若支管与套管之间的调节设计不合理时,在需要支柱较高的情况下调节会更不方便,即高度调节范围受到调整槽的限制;2)套管与支管采用间隙配合,径向可相对转动,因此在插入定位杆时带来困难,影响工作效率;3)套管与支管没有作轴向固定约束,使得支管在套管内晃动,影响工作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新型建筑支架,包括内柱和套筒,通过在内柱和套筒之间的结构设计,实现内柱在套筒内以滚轮为支撑作轴向升降运动,内柱带动滚轮以滚轮轴为旋转中心在内柱的导向槽内作径向转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度可调的新型建筑支架,包括内柱1和套筒3,所述内柱1安装于套筒3内,其特征在于,套筒3一端的外径有螺纹,调节螺母2与该螺纹部分相配合;在套筒3的螺纹部分设有套筒槽7、升降调节孔6及相应的定位销8,在套筒3上对应升降调节孔6的位置沿内柱1轴线方向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沿内柱1的轴线方向的任意一边为齿牙形式,套筒3外圆面沿轴线方向设有放置滚轮4的滚轮槽,滚轮4对应有滚轮轴5,内柱1上有数个径向的定位孔11;内柱1在套筒3内以滚轮4为支撑作轴向升降运动,内柱1带动滚轮4以滚轮轴5为旋转中心在内柱1的导向槽内作径向转动。
所述建筑支架还包括调节手柄9,调节手柄9插入支架的升降调节孔6处,可旋转。
所述调节手柄9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齿牙,与内柱1上的螺纹部分的齿牙是齿轮齿条传动关系,调节手柄9的齿轮的直径应介于内柱1上导向槽一侧与别一侧牙顶的宽度L9与升降调节孔6的直径之间;将调节手柄9的旋转运动通过内柱1的导向槽一侧的齿牙转换成内柱1的直线运动,实现大距离的高度调节。
所述内柱1的导向槽底部与滚轮4紧密接触对内柱1形成约束。
在调节高度达到最大时,至少有两组滚轮4与内柱1接触并对其形成自由约束。
所述套筒3螺纹部分的长度L4应大于或等于套筒槽7的长度L3。
所述内柱1螺纹部分的齿牙部分的长度L2应大于或等于内柱1上任意两个定位孔11之间的最大距离,调节手柄9转动时的行程能用定位销8定位任意一个定位孔11。
所述套筒3螺纹部分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调节螺母2上螺纹的内径。
所述升降调节孔6设在螺纹部分的上部或下部。
所述内柱1是实心柱或空心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立柱的可调节性更加方便,便于工人现场作业。
2、可以实现大距离的调节和近距离的微调节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3、对套筒与立柱的轴向和径向进行定位,使得支架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晃动和
轴向转动带来的施工不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6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