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压抗折阻燃塑料发泡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36482.1 | 申请日: | 2013-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姜志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3/22;C08K5/098;C08K3/08;C08J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压 阻燃 塑料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压抗折阻燃塑料发泡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常用的阻燃塑料发泡材料,其成分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低压高密度聚乙烯、高低压复合聚乙烯及阻燃剂、化工助剂、火山灰和高岭土填充料等,用这些材料发泡出来的产品虽然也具有较好的阻燃功能和环保效果,但抗压抗折效能没能达到最高标准要求,限制了应用范围。目前塑料发泡板材(阻燃或不阻燃)往往具有以下缺陷:一是抗压抗折效果不能达到最高标准要求。例如,用1米*1米*10厘米、硬度为60度的样板测试,用300公斤压力压,普通产品会变形,用1000公斤力往两头拉会撕裂拉断,再用500公斤力压成90度,有裂痕甚至折断。
从上述例子可知,不具有高抗压抗折性能严重限制了阻燃塑料发泡材料的应用,因此,如果能开发出抗压抗折的阻燃塑料发泡材料,那么将大大扩展这种材料的应用领域,例如,可以替代水泥、砖、竹木板甚至部分钢铁,因而对于资源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节约,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发泡材料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压抗折阻燃塑料发泡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压抗折阻燃塑料发泡材料,按照质量份额包括如下组分:
塑料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低压高密度聚乙烯、高低压复合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工助剂按照质量份额包括偶氮二甲酰胺0.39~0.66份、氧化锌0.06~0.14份、硬脂酸锌0.03~0.11份和非离子型交联剂0.02~0.09份。
具体地,阻燃剂为复合阻燃剂;氧化锌的纯度为99.5%~99.7%;硬脂酸锌为固性和水性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非离子型交联剂为W-8035、W-8130和W-8235非离子型交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铈金属粉粒径为800~1000目;火山灰粒径为400~600目。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抗压抗折阻燃塑料发泡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4个步骤: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额:
S1、将铈金属粉、火山灰粉、塑料、阻燃剂均匀混合后进行密炼;
S2、密炼至温度达到80℃左右时,加入化工助剂继续密炼至温度达到107℃~109℃,所有物料分解交联成团即可;
S3、将密炼后的整团物料通过开炼机炼胶,再通过截断机制成薄片半成品;
S4、将半成品按模具设计工艺的要求进行发泡成型。
具体地,S3步骤中的密炼时间为10~11分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压抗折阻燃塑料发泡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发泡材料通过采用铈金属粉,减少了阻燃剂的使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加环保高效,同时也增强了该塑料的抗压抗折性能,扩大了产品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抗压抗折阻燃塑料发泡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发泡材料按照质量份额包括如下组分:
在这里,塑料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在其它实施例中塑料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低压高密度聚乙烯、高低压复合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工助剂包括如下质量份额的各组分:偶氮二甲酰胺0.39份、纯度为99.5%~99.7%的氧化锌0.06份、硬脂酸锌0.03份和W-8035非离子型交联剂0.02份。(在其它实施例中硬脂酸锌为为固性和水性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非离子型交联剂为W-8035、W-8130和W-8235非离子型交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铈金属粉粒径为800~1000目;火山灰粒径为400~600目。
具体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4个步骤:
S1、将铈金属粉、火山灰粉、阻燃剂和塑料均匀放入橡胶塑料捏炼机的混炼室进行密炼,混炼室入料时的温度通过红外线温度测量计测量为65℃~70℃,盖上压力盖和防尘盖密炼。
S2、密炼到温度约80℃时,升起压力盖和防尘盖,加入化工助剂,盖上盖继续密炼,密炼到温度约95℃时,升盖进行第一次翻料;盖上盖密炼到温度约102℃时升盖再翻料两次;盖上盖密炼到105℃时升盖最后翻料一次,即共翻料四次;温度达到107℃~109℃时,所有物料分解交联成团即可,整个密炼全程约10~11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姜志,未经陈姜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6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