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36109.6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向阳;万为君;杨泽荣;文凯平;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单相电机,单相电机的定子通常采用分布绕组的方法对铁芯进行绕线,如图1所示,绕线的第一绕组91与第二绕组92的线圈两边都跨过一定数目的定子槽,则第一、第二绕组91和92存在同时跨过的两个定子槽931、932,而这两个定子槽931、932还需要绕线其他线圈,为了满足第一绕组91和第二绕组92绕线后两组线圈在铁芯内要有足够的避让空间以绕制其他线圈,就需要第一绕组91和第二绕组92伸出铁芯的长度要足够,即线圈端部长度要足够,当线圈端部伸出长度增加时,用铜量将增加,尤其是铁芯外径大,铁芯厚度小的电机,位于定子端部的铜线所占比例超过电机所用铜线的60%。端部的绕线对于电机来说,不但消耗铜材,还消耗电能,影响电机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位于端部的线圈伸出长度较长,为了固定位于端部的线圈,需要对其人工进行绑扎,这种制造方法非常落后,降低了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较低。
在电机生产制造过程中,为提高电机和定子的制造效率,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定子的制造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所述定子包括若干齿部及若干绕组,每一齿部具有若干绕线齿及分别连接相邻所述绕线齿的若干桥接部,所述制造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若干齿部相互叠加在一起;第二步,所述绕组分别绕制于所述绕线齿上;第三步,裁断所述齿部的桥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先绕制绕组于绕线齿上,然后冲裁掉齿部的齿部的桥接部,使定子加工效率更高,精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子的冲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中线内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定子的冲裁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定子100用于单相电机(未图示),其包括若干齿部10及绕在齿部10上的绕组20及安装于齿部10外围的轭部30。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定子的制造发明步骤如下:第一步,每一齿部10为片状整体式结构,所述齿部10具有若干绕线齿11及分别连接相邻所述绕线齿11的若干桥接部12。绕线齿11上分别形成安装部112,若干安装部112分布在以齿部10为圆心的一个圆的轨迹上。所述桥接部12包括冲裁部121及位于冲裁部121两侧且连接绕线齿11的连接部122。冲裁部121的横切面积小于连接部122的横切面积。若干齿部10相互叠加在一起。
如图2所示,轭部30为片状整体式结构,其包括内圈31、位于内圈31向内凸伸若干凸台32及凸台32之间的凹槽33。
第二步,绕组20分别绕线在绕线齿11上。若干轭部30叠加在一起,凹槽33收容安装部112,齿部10的安装部112外表面紧贴轭部30内圈31表面。齿部10与轭部30通过压合的方式组装在一起。
第三步,对定子100的齿部10加工,裁断齿部10的桥接部12,其冲裁部121被完全冲裁,若干绕线齿11仅仅与连接部122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部22也可以被冲裁,不与绕线齿11连接。
通过先绕制绕组于绕线齿上,然后冲裁掉齿部的齿部的桥接部的制造步骤,可以使定子加工效率更高,精度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6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