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流程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5742.3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沈胜强;周士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8 | 分类号: | C02F1/08;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流程 蒸发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和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效水平管降膜蒸发海水淡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包括海水流程与蒸汽流程既有逆流也有顺流的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即一种混合流程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现行的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采用顺列布置的蒸发/冷凝器,各效蒸发/冷凝器的加热蒸汽由一效蒸发/冷凝器依次向后直至末效蒸发/冷凝器,而海水的进料流程分为平行进料和分组逆流进料。
在每个蒸发/冷凝器内, 壳侧进料海水通过海水喷淋装置喷洒到水平布置的传热管束的上面,海水在管束外面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水平管表面的降膜流动,海水在降膜流动过程中被加热以致部分海水蒸发生成水蒸气,即二次蒸汽。二次蒸汽在管束之间或两侧沿管子平行方向流向该蒸发/冷凝器的尾端,该效蒸发/冷凝器的尾部管箱与下一效蒸发/冷凝器的进汽管箱相通,蒸汽进入下一效蒸发/冷凝器的管内,作为下一效蒸发/冷凝器的热源,开始下一效的换热过程。各效以此类推,形成壳侧蒸汽的主体流动方向是由一效蒸发/冷凝器向后部流动。对于平行进料海水淡化装置,未蒸发的海水在壳体底部通过一定方式收集后作为浓盐水排出;对于分组逆流进料海水淡化装置,海水首先进入最后一组蒸发/冷凝器,该组蒸发/冷凝器排出的盐水经水水泵进入前一组蒸发/冷凝器的上部,作为蒸发/冷凝器的蒸发喷淋水,直到盐水喷淋至第一组蒸发/冷凝器,浓盐水由第一组蒸发/冷凝器排出,经闪蒸器利用部分热量后排出装置。
平行进料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简单,但难以同时满足蒸发/冷凝器对海水喷淋密度和装置对浓缩比的要求,不适用于蒸发/冷凝器效数较多的海水淡化装置;分组逆流可有效利用温差,但它的首效蒸发/冷凝器面临严重结垢倾向,为设备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也增加了装置检修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与进料海水混合流程的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其蒸发/冷凝器采用水平管降膜蒸发技术,蒸汽流程由一效蒸发/冷凝器向末效蒸发/冷凝器依次流动,但海水首先平行进入最后一组各蒸发/冷凝器,该组排出的盐水直接进入第一组蒸发/冷凝器,然后依次进入后组蒸发/冷凝器,直至次末组蒸发/冷凝器,然后排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流程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它包括凝汽器、水泵和蒸发/冷凝器组,所述蒸发/冷凝器组为三个,每个蒸发/冷凝器组包含2-5效蒸发/冷凝器,蒸汽流程由第1效蒸发/冷凝器向末效蒸发/冷凝器依次流动;所述三个蒸发/冷凝器组的各效蒸发/冷凝器的蒸汽系统依次连接,加热蒸汽依次流过三个蒸发/冷凝器组的各效蒸发/冷凝器后进入凝汽器,凝汽器的凝水系统采用管道与淡水泵和真空泵连接;海水泵采用管道与凝汽器、第1水泵和第3蒸发/冷凝器组的海水系统依次连接,第3蒸发/冷凝器组采用管道与第2水泵、第1蒸发/冷凝器组、第3水泵和第2蒸发/冷凝器组的海水系统依次连接,在第2蒸发/冷凝器组中末效蒸发/冷凝器的海水系统采用管道与闪蒸罐和浓盐水泵依次连接,闪蒸罐采用管道与第2蒸发/冷凝器组中末效蒸发/冷凝器的蒸汽系统连接;所述第1蒸发/冷凝器组的第1效蒸发/冷凝器凝水系统采用管道与冷凝水泵连接,第1蒸发/冷凝器组其余各效蒸发/冷凝器和第2蒸发/冷凝器组与第3蒸发/冷凝器组各效蒸发/冷凝器的凝水系统采用管道以串联方式与淡水泵连接。
所述蒸发/冷凝器组包含2效蒸发/冷凝器,蒸发/冷凝器组的第1效蒸发/冷凝器、第2效蒸发/冷凝器的进料海水采用并行流入方式,所述第1蒸发/冷凝器组的各效蒸发/冷凝器的海水进水管道上设有采用蒸汽加热的预热器,第3蒸发/冷凝器组的第1效蒸发/冷凝器的海水进水管道上设有采用蒸汽加热的预热器。
所述蒸发/冷凝器组包含3效蒸发/冷凝器,蒸发/冷凝器组的第1效蒸发/冷凝器、第2效蒸发/冷凝器和第3效蒸发/冷凝器的进料海水采用并行流入方式,所述第1蒸发/冷凝器组的各效蒸发/冷凝器的海水进水管道上设有采用蒸汽加热的预热器,第3蒸发/冷凝器组的第1效蒸发/冷凝器、第2效蒸发/冷凝器的海水进水管道上设有采用蒸汽加热的预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鼻腔止血器
- 下一篇:双面料复合式双面毛巾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