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5580.3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董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秀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7/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婴幼儿 湿疹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由中草药制备而成的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婴幼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病,俗称“奶癣”“胎癣”,以各种类型的瘙痒性皮疹、红斑、丘疹、鳞屑、苔藓样变及渗出为临床特征;虽系小病,但瘙痒难捱,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使患儿情绪不安而影响睡眠和饮食,并可继发细菌感染,有碍正常生长发育及健康。因婴幼儿用药不易选择,现对此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外涂的防治法治疗,但临床上外用药中往往含糖皮质激素类药或组胺类抗过敏药,易导致患儿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造成家长的消极抵抗心理,且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发明一种绿色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苦参5-10、黄柏3-5、西河柳5-10、蛇床子3-8、川芎3-5、荆芥6-9、白鲜皮8-12、百部3-6、菊花5-15、蝉蜕3-10、地肤子8-12、枇杷叶8-12、苍术8-12、甘草2-5。
制备方法:取以上各味,加入8倍、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备用。
使用方法:趁热用棉签擦洗患部,每日3-5次。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祛风止痒的作用,其药性温和、无激素、无刺激性、无油腻,使用方便,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
临床实验
病例来源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诊断为婴幼儿湿疹的患儿100例,其中男孩45例,女孩55例,年龄从1月至3周岁,病程7天至1年,均具有典型的湿疹的临床表现,面部红斑、丘疹、部分有渗液。
疗效标准
依照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瘙痒等症状消失。
显效:瘙痒疾病消失,皮疹明显减轻。
有效:皮疹,瘙痒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改善。
治疗方法
取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一重量份为一剂,每天一剂,可反复加热,待温热分3-5次用棉签擦拭患部,1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治愈32例,显效,37例,好转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通过以上临床试验可知,本发明药物治愈率高,达98%,对婴幼儿湿疹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取苦参8g、黄柏4g、西河柳8g、蛇床子5g、川芎4g、荆芥8g、白鲜皮10g、百部4g、菊花10g、蝉蜕6g、地肤子10g、枇杷叶10g、苍术10g、甘草3g,加入8倍、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备用。
实施例2
取苦参5g、黄柏3g、西河柳5g、蛇床子3g、川芎3g、荆芥6g、白鲜皮8g、百部3g、菊花5g、蝉蜕3g、地肤子8g、枇杷叶8g、苍术8g、甘草2g,取以上各味,加入8倍、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备用。
实施例3
取苦参10g、黄柏5g、西河柳10g、蛇床子8g、川芎5g、荆芥9g、白鲜皮12g、百部6g、菊花15g、蝉蜕10g、地肤子12g、枇杷叶12g、苍术12g、甘草5g,加入8倍、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秀华,未经董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