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Ge体区纵向1T-DRAM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35130.4 | 申请日: | 2013-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方雯;罗军;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1/8242 | 分类号: | H01L21/8242;H01L27/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5 | 代理人: | 陈红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ige 纵向 dram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iGe能带工程的纵向纳米柱1T‑DRAM器件和阵列,采用了纵向的纳米柱晶体管,使用外延形成的叠层分别为沟道区和漏区,对沟道区和漏区的设计提供了大的空间,这对于1T‑DRAM性能的提升提供很多实施方案;同时,纵向晶体管的结构有利于SiGe沟道区的集成,采用外延SiGe做为沟道区,利用SiGe与Si价带的差,在沟道区制造了空穴的势阱,能有效提高1T‑DRAM的读取1状态与读取0状态间的电流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iGe能带工程的纵向高集成度晶体管结构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传统1T/1C嵌入式DRAM单元尺寸在缩小,其电容的面积随着按比例缩小(scaling down)变得越来越困难,制备工艺也越来越复杂,与逻辑器件工艺的兼容性越来越差。因此,与逻辑器件兼容性良好的无电容式DRAM(Capacitorless DRAM)将在VLSI的高性能嵌入式DRAM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其中利用浮体效应(floating body effect)的1T-DRAM(One Transistor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为1T-DRAM的主要实现方式。
1T-DRAM一般为一个SOI浮体(floating body)晶体管,当对其体区充电,即体区空穴的积累来完成写“1”,这时由于体区孔穴积累而造成衬底效应,导致晶体管的阈值电压降低。当对其体区放电,即通过体漏PN结正偏将其体区积累的孔穴放掉来完成写“0”,这时衬底效应消失,阈值电压恢复正常,开启电流增大。而读操作是读取该晶体管开启状态时的源漏电流,由于“1”和“0”状态的阈值电压不同,两者源漏电流也不一样,当较大时即表示读出的是“1”,而较小时即表示读出的是“0”。
目前,向体区充电的机制主要分为:利用在饱和区的碰撞电离激发寄生BJT效应来在体区积累空穴和采用GIDL效应使体区积累空穴。相比较而言,利用碰撞电离效应的1T-DRAM,由于具有更高的速度和良好的可靠性而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实现IT-DRAM的结构一般是基于SOI的平面结构,而SOI平面结构的1T-DRAM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区电势受到体区与源和漏的孔穴势垒限制。由于常规硅半导体禁带宽度有限,体区电势的变化受到限制,阈值电压的变化较小,这使得读出的信号电流较小。此外SOI的衬底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体硅工艺不兼容,并且存在不易散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VLSI技术中嵌入式DRAM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无电容式1T-DRAM单元结构,提出一种基于SiGe能带工程的高集成度的纵向纳米柱1T-DRAM器件和阵列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对1T-DRAM进行优化,利用纵向纳米柱晶体管实现浮体效应,并采用易集成的外延SiGe体区,因此在缩小单元面积、提高集成度的同时,能够增大信号裕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衬底上形成N+掺杂层作为晶体管的源极区域;
步骤2,在所述衬底上外延形成SiGe层;
步骤3,使用第一层掩膜版,刻蚀所述SiGe层,形成SiGe纳米柱作为晶体管的沟道区域;
步骤4,沉积Si帽层;
步骤5,沉积第一层间介质层;
步骤6,使用第二层掩膜版,对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进行刻蚀;
步骤7,依次沉积高K栅介质材料层和金属栅极材料层;
步骤8,采用CMP工艺,除去部分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所述高K栅介质材料层和所述金属栅极材料层,直至暴露出所述Si帽层的上表面,剩余的所述金属栅极材料层形成为金属栅极也即字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丁字铁
 - 下一篇:一种新型YJV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