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召车方法、召车平台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34786.4 | 申请日: | 2013-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1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H04W4/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平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移动网络预定业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召车方法、召车平台及系统。
背景技术
出租车是现阶段城市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在乘车高峰期以及一些城市的偏僻地方,由于出租车很少专程前往载乘乘客,使得打车较为困难。且现阶段召车系统主要通过简单的呼叫应答的方式进行召车,没有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出租车的收费也是按照标准进行收费,没有一种灵活的收费方式。例如出租车去一些较为偏远的地方接送乘客,往往在一个单程中处于空载的情况,该种情况不仅出租车司机不愿接收订单、使用户难以召到车、同时也会造成出租车空载率增高、收入降低的问题。
因此,如何合理的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为出租车提供有效增加收入的方式、降低出租车空驶率,提高乘客召车成功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召车方法、召车平台及系统,避免了出租车收入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乘客召出租车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召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召车平台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编辑的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包括加价信息,所述加价信息为乘车费用之外,用户承诺支付的额外费用信息;
所述召车平台根据加价信息,为所述订单请求确定优先级,并与其他确定了优先级的订单请求一起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出租车匹配,并向对应的移动终端返回匹配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召车平台根据所述订单请求匹配出租车的步骤包括:
召车平台确定优先级最高的订单请求,搜索符合该订单请求要求的出租车,并将该订单请求发送给搜索到的出租车确认;
出租车司机选择是否接受该订单,若接受,则向所述召车平台反馈确认信息;
所述召车平台根据接收的确认信息与所述订单请求进行匹配,并向成功匹配的出租车发送匹配成功消息。
更进一步地,所述召车平台为订单请求确认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订单请求中的加价信息,并确定用户承诺费用金额;
根据所述费用金额大小确定所述订单请求的优先级。
更进一步地,所述订单请求还包括:用户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为:通过GPS或AGPS测定的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或者由用户自定义的定位信息。
更进一步地,所述订单请求中还包括:用户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地址信息;所述召车平台为订单请求确认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订单请求中的加价信息,并确定用户承诺费用金额;
提取用户的定位信息,确定用户的起始点信息,并根据所述起始点信息与所述目的地地址信息计算出租车所要行驶的里程数;
根据所述费用金额与所述里程数,计算得到所述订单请求的优先级。
更进一步地,所述召车平台搜索符合该订单请求要求的出租车的步骤包括:
所述召车平台根据所述订单请求中的定位信息,确定用户的起始点,并向所述起始点附近的空载出租车发送用户的订单请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召车平台搜索符合该订单请求要求的出租车的步骤包括:
所述召车平台根据所述订单请求中的定位信息,确定用户的起始点;
所述召车平台向正在载客的实载出租车发送所述订单请求;所述实载出租车为目的地地址在所述起始点附近的出租车。
更进一步地,所述订单请求中还包括:拼车请求和乘车人数;在所述召车平台接收到该种订单请求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召车平台对接收到的至少两个所述订单请求进行筛选合并,其中,
若所述召车平台对所述至少两个拼车请求合并成功,则所述召车平台直接将第一合并订单进行出租车匹配;所述第一合并订单包括:满足拼车条件的至少两个订单请求进行合并后,其总乘车人数达到出租车的核定载客人数的合并订单;
若所述召车平台对所述至少两个拼车请求合并失败,则将第二合并订单进行出租车匹配,所述召车平台对后续接收的订单请求按照第二合并订单的拼车条件再次为第二合并订单进行订单合并,并将符合所述拼车条件的订单请求发送到第二合并订单对应的出租车进行确认;所述第二合并订单包括:满足拼车条件的至少两个订单请求进行合并后,其总乘车人数小于出租车的核定载客人数的合并订单;或者没有符合拼车条件而未被合并的单个订单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