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4621.7 | 申请日: | 2013-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7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崔荣静;韩志达;张根华;翟牧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过氧化氢 电化学 生物 传感器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检测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铂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其特征在于将自组装的螺旋碳纳米纤维和金胶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及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或辣根过氧化物酶,且用nafion固定的修饰玻碳电极作工作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自组装的螺旋碳纳米纤维和金胶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或过氧化物酶nafion间的质量比为1.5∶2.25∶0.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自组装的螺旋碳纳米纤维和金胶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中自组装的螺旋碳纳米纤维和金胶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50∶7。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检测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方法,包括:
步骤1螺旋碳纳米纤维的制备:称取51mg的NiO粉末放入瓷盅后,置入石英玻璃管中,然后在375℃通氢气的环境下,反应1小时,最后在415℃乙炔氛围中反应0.5小时,产物冷却到室温即可使用;
步骤2金/螺旋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首先将得到的螺旋碳纳米纤维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DDA)功能化,具体做法是称取20~30mg的螺旋碳纳米纤维分散到5~3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5%的的PDDA(含0.5M的NaCl)水溶液中,超声10~30min后得到均匀的黑色悬浮液,经过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清洗至pH为中性:接着,取1mL由以上得到的螺旋碳纳米纤维溶液,将10mL的粒径约10~30nm的金胶分散于其中,超声,之后,依次加入1mL的金胶,每加一次金胶超声10~30min,至加入金胶总体积为15~20mL,最后,去除上层清夜,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2.0%的金/螺旋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溶液;
步骤3配置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5%的Nafion溶液;
步骤4玻碳电极清洗;
步骤5取2~5μL由步骤2获得的溶液滴到步骤4得到的玻碳电极上,在室温下待溶剂挥发后,滴上3~8μ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1.0%的血红蛋白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待溶剂挥发后,滴涂1~3μ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5%的nafion溶液固定,室温晾干后,得到的修饰电极,放在4℃冰箱中保存备用;
步骤6步骤5得到的修饰电极与铂电极及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6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成型机自动侧面打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冰箱或冷柜的排水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