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沥青罐电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34435.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钧;张晏琥;王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沥青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电加热器领域,要求保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传统高温沥青罐加热装置使用柴油或煤锅炉通过换热给导热油,导热油间接加热沥青,热转换率较低,且有污染排放,导热油系统有循环泵,燃烧器等设备会造成噪音污染,传统燃烧器的燃烧室若维护不当存在爆炸隐患,且加热原料为柴油或煤,存在消防隐患,传统导热油间接加热会有“滴”、“跑”、“冒”、“漏”、“堵”等现象,柴油和煤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且成本较高,在柴油荒的时候难以及时足量供应,间接加热导致热转换率降低,油价持续上涨,导热油也有使用寿命限制,需定期更换,使用成本逐年增加,传统的导热油间接加热因内部布满盘管,安装、维护、维修、拆装十分不便,传统的导热油间接加热需提前预热锅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解决:(1)间接加热的热转换率低;(2)噪音污染、废气污染、环境污染;(3)爆炸、泄漏等安全隐患;(4)使用成本逐年升高;(5)安装、维护、维修不便;(6)油荒时无法工作。本发明主要由以下部件和零件构成和组成:罐体部件,侧面通过法兰安装电加热器部件,由电加热器的电源接线盒部件,引入电源,由动力电缆连接诸多电热元件,起发热功能。
1本发明大大减少了使用成本;2结构合理减少了加热死角;③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以下优点:1、可直接加热沥青,热效率大大提升;2、绿色能源,不存在污染问题;3、有完善的漏电保护措施,集成自动化控制设备,无隐患;4、直接加热沥青,没有换热盘管,不存在“滴”、“跑”、“冒”、“漏”、“堵”等现象;5、供能方便,且电价分“峰谷平”价格区间,昼夜连续使用使成本极大程度的降低;6、电加热器直接在外部采用配对法兰,安装、维护、维修、拆装十分便利;7、电加热器采用智能控制,且无安全隐患,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管状集束电热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棒状电热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气控制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包括三个部件:罐体部件、加热元件部件、电器控制柜部件。
加热元件部分形式多样可变,可采用管状集束电热元件结构、棒状电热元件结构等。
图1的编号及其作用:罐体1储存沥青;进口法兰2起输入沥青原料的作用;出口法兰3起输出加热后的沥青的作用;人孔5;爬梯6;液位计7起监控沥青液位的作用;底座8;测温器9起监测沥青温度的作用;出口阀门10;排污管11;排污管法兰12;上层电热元件13;吊耳23;下层电热元件27。
图2的编号及其作用:连接法兰4起配对连接加热器主法兰20的作用;联通节18及喇叭口19起引入动力电缆的作用;电热元件支腿25。
图3的编号及其作用:接线盒14;接线盒盖15;穿管法兰16;护套管17;主法兰20;支撑板21。
图4的编号及其作用:接线盒14;接线盒盖15;穿管法兰16;护套管17;主法兰20;测温管22;过热保护26起监测电热管表面温度的作用。
图5的编号及其作用:电气控制柜,起自动控制的作用。
本发明与传统高温沥青罐有显著区别在于:电热元件直接加热沥青。
优点:
1、可直接加热沥青,热效率大大提升;2、绿色能源,不存在污染问题;3、有完善的漏电保护措施,集成自动化控制设备,无隐患;4、直接加热沥青,没有换热盘管,不存在“滴”、“跑”、“冒”、“漏”、“堵”等现象;5、供能方便,且电价分“峰谷平”价格区间,昼夜连续使用使成本极大程度的降低;6、电加热器直接在外部采用配对法兰,安装、维护、维修、拆装十分便利;7、电加热器采用智能控制,且无安全隐患,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
以上是本发明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仅为便于理解和说明本发明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和限定,对于高温沥青罐电加热系统都可以作出各种不相同形式,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多种类似、变化方法及其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各权利要求限定的包括落入各权利要求范围内、涉及精神范围以及它们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恒业电热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车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