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33889.9 | 申请日: | 2013-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章;沈阳武;柯德平;许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最优 储能型双馈 风机 低压 穿越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网、耦合变压器、双馈异步发电机、网侧变流器、转子侧变流器、直流侧电容,齿轮变速箱和风力机组件;其中电网一路通过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一路依次通过网侧变流器,直流侧电容和转子侧变流器与发电机相连,直流侧储能装置通过双向DC/DC变流器与直流侧电容相连,发电机通过齿轮变速箱与风力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侧变流器和转子侧变流器均包括一个电压源型的变流器,所述电压源型的变流器由三个桥臂构成,每个桥臂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括一个全控型可关断器件以及与全控型可关断器件串联的续流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DC/DC变流器包括两个全控型可关断器件、两个续流二极管、电感以及电阻,其中一个全控型器件一路与另一个全控型器件串联,另一路与所述电感以及电阻串联后连接储能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机组件包括风力机、控制风力机桨距角的桨距角伺服机械执行机构以及给桨距角伺服机械执行机构传输控制信号的桨距角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装置采用超级电容器或超导磁储能或电池储能系统的任意一种。
6.一种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储能装置、网侧变流器控制器、转子侧变流控制器和风力机桨距角控制器运行于稳态控制模式,同时不断检测双馈风力发电机机端电压Us;
步骤2,当检测到双馈风力发电机机端电压跌落到其额定电压的0~80%时,储能装置、网侧变流器控制器、转子侧变流控制器和风力机桨距角控制器由稳态控制模式进入暂态控制模式.
步骤3,在检测到双馈发电机极端电压恢复到其额定电压的90%以上时,储能装置、转子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桨距角控制系统进入正常运行控制模式:储能装置停止对直流侧电压的调节;桨距角控制控制系统重新调节风力机桨距角到最佳位置;转子侧变流器调节发电机转子转速到最佳转速;网侧变流器控制直流侧电压的稳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容量最优的储能型双馈风机低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储能装置、网侧变流器控制器、转子侧变流控制器和风力机桨距角控制器由稳态控制模式进入暂态控制模式的具体方法如下:
储能装置的暂态控制模式:储能装置通过双向DC/DC变流器吸收风力机捕获的功率与DFIG风力发电系统向电网输送的功率之间的不平衡功率,限制转子侧的过电流和直流电电容两端的过电压,维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
网侧变流器的暂态控制模式:将网侧变流器的全部容量用来向电网发送无功功率;
转子侧变流器的暂态控制模式:即触发风力机桨距角的暂态控制模式,具体方法是通过转子侧变流器加速发电机转子转速,将部分的不平衡功率存储在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惯性旋转动能中;
风力机桨距角控制器的暂态控制模式:即通过风力机伺服机构增大桨距角,减少风力机捕获的风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8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容量注射剂的无菌包装方法
- 下一篇:薄凹透镜焦距自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