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便液体化过滤试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3539.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琳琳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G01N1/34;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便 液体 过滤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临床检验科室用的为便常规自动化检测仪器设计的采集、液化和过滤三合一的大便液体化过滤试管。
背景技术
临床的血、尿常规检验项目早已实现仪器自动化检测,而便常规检测却还停留在手工取样、涂片、用显微镜观察的纯手工方式。便常规的检测方式明显落后于其他常规检测15年以上!其原因在于血、尿是液体的,而大便一般是固体的(少数也有粘液便、稀便),其成分中绝大部分是大块的食物残渣,这些食物残渣会使仪器管路堵塞,仪器自动化检测无法进行,而且从科学的角度评价,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仪器检测细胞、血红蛋白的方法都不适用于固体标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只有使大便液体化,并且去除大块的食物残渣,才有可能实现仪器自动化检测。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便常规自动化检测仪器设计出一种采集、液化和过滤三合一的大便液体化过滤试管。技术方案:大便液体化过滤试管由采集管、过滤连接层和液体试管组成。采集管口用密封盖旋紧,取样板固定于密封盖内部中间,横纹钉型取样板下端尖,板体下1/2全是横纹,采集管下方是过滤连接层,采集管底和过滤连接层的中隔之间添入过滤材料,形成过滤层,采集管底和过滤连接层的中隔设计为环状结构中空,便于液体流动通过,过滤连接层的上部、下部分别和采集管、液体试管紧密扣合,液体试管中装有生理盐水,当试管倒置时,生理盐水从液体试管流入采集管,浸泡溶解粪便标本,使粪便由固体转化为悬浊液,然后将试管以上端为采集管下端为液体试管正确置入离心机内,离心过滤,大块的食物残渣不能通过过滤层,留在采集管内,而需要检测的细胞、血红蛋白、寄生虫、细菌和生理盐水则通过过滤层进入液体试管内,旋开过滤连接层下部和液体试管的连接,弃去采集管和过滤连接层,留下液体试管用于仪器自动化检测。优点:(1)“横纹钉型”取样板对于固体形态的粪便,采取戳取或插取,利用横纹中的沟槽可以存留住粪便样本,简单易行,对于粘液便或稀便,取样板斜身旋转沾取粪便样本;(2)经巧妙构思,将“液化”和“过滤”通过试管内的“液体流动”而实现。把试管倒置,生理盐水从液体试管流入采集管内,浸泡溶解粪便标本,完成“液化”,然后将试管以上端为采集管下端为液体试管正确置入离心机内,离心过滤,生理盐水带着需要检测的细胞、血红蛋白、寄生虫、细菌从采集管经过滤层进入液体试管内,把不需要的食物残渣留在采集管内,完成“过滤”;(3)试管结构紧凑,拆解方便,实验步骤简单。旋开密封盖,即可用取样板取样,然后倒置试管液化粪便标本,之后倒置回上端为采集管下端为液体试管,离心过滤,最后旋开过滤连接层和液体试管的连接,弃去采集管和过滤连接层,留下液体试管用于仪器自动化检测;(4)液化过滤的过程都是“封盖”处理,不存在空气污染;(5)本发明使大便由固体转化为液体,并且去除了大块的食物残渣,不仅解决了食物残渣会使仪器管路堵塞的问题,而且液体标本更适用于仪器检测,本发明使粪便检验开始了新的一页,粪便标本中的细胞、血红蛋白、寄生虫、细菌用仪器自动化检测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大便液体化过滤试管整体结构示意图:1、密封盖,2、横纹钉型取样板,3、采集管体,4、采集管底,5、过滤连接层上部,6、过滤连接层中隔,7、过滤连接层下部,8、过滤层,9、液体试管,10、生理盐水,11、环状结构;
附图2是采集管示意图;
附图3是过滤连接层示意图;
附图4是液体试管示意图;
附图5是大便液体化过滤试管倒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旋开密封盖1,用横纹钉型取样板2戳取粪便,旋紧密封盖1,整个试管倒置,生理盐水10从液体试管9流入采集管体3内。通过反复震荡使粪便由固体转化为悬浊液,再将试管以上端为采集管、下端为液体试管正确置入离心机内,1500r/min离心3-5分钟,大块的食物残渣不能通过过滤层8,留在采集管内,而需要检测的细胞、血红蛋白、寄生虫、细菌和生理盐水则通过过滤层8进入液体试管9内,从离心机中取出试管,旋开过滤连接层下部7和液体试管9的连接,弃去采集管和过滤连接层,留下液体试管9放入试管架,下一步将可以进行仪器自动化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琳琳,未经王琳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胶囊封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