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邮箱地址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3042.0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745 | 分类号: | H04M1/2745;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235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及其 邮箱地址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邮箱地址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G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过移动终端收发电子邮件,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收发电子邮件也成为了大家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公司都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业务上的交流,比如外出办事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发送或转发电子邮件。
目前的移动终端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将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通信录的相应的联系人信息中,无法判断未被保存的邮箱地址是否与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关联,也无法将与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关联的邮箱地址保存到该联系人的信息中。由于使用移动终端通信邮件的频繁,移动终端中会积累很多的电子邮件,并且,同一个联系人可能拥有多个不同的邮箱地址,通过手动将发件人邮箱地址与相应联系人关联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邮箱地址的管理方法,能够自动将未保存在通信录联系人信息中且与联系人关联的邮箱地址,保存到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
S2、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执行步骤S3;
S3、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S4、创建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联系人的信息包括唯一性信息和非唯一性信息;
所述唯一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账号、以及联系人个人网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唯一性信息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网址、家庭住址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判断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
S12,若该发件人邮箱地址未被保存,则识别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邮件中的签名档,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签名档中的发件人信息;
S13、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分类为唯一性信息以及非唯一性信息,并加入动态链接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与所述发件人信息的动态链接表相匹配,若所述数据库与所述动态连接表的信息相匹配,则执行步骤S3。
优选地,所述步骤S11包括以下步骤:
S111、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
S112、判断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S5、根据获取的发件人信息更新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对应的联系人的信息。
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
通信录修改单元,用于在匹配成功时,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库创建单元,用于创建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联系人的信息包括唯一性信息和非唯一性信息;
所述唯一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账号、以及联系人个人网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唯一性信息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网址、家庭住址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发件人邮箱地址未被保存时,识别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邮件中的签名档,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签名档中的发件人信息;
信息分类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分类为唯一性信息以及非唯一性信息,并加入动态链接表。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发件人信息更新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对应的联系人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流法标定探空仪湿度动态响应特性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