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胶囊化二硫化钨干膜润滑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2928.3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田雪梅;乔红斌;邹李华;吴胜华;古绪鹏;章昌华;杨建国;郑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3/06;B01J13/06;C10N5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32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胶囊 硫化 钨干膜 润滑剂 | ||
1.一种微胶囊化二硫化钨干膜润滑剂,该干膜润滑剂由固体润滑剂、耐磨添加剂、分散剂、抗氧化剂以及粘结基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润滑剂选用微胶囊化纳米二硫化钨微粒,该二硫化钨微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平均粒径为50~200nm的二硫化钨微粒;
(2)将壁材和液体介质混合、搅拌并加热升温至76~80℃,使壁材完全溶解于液体介质中,所述的壁材选用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的液体介质选用甘油、环己烷、甲醇、乙醇中的一种;
(3)然后加入硫代氨基脲和步骤(1)所述的二硫化钨微粒,超声波分散15~30min,使二硫化钨微粒均匀分散于步骤(2)形成的溶液中,随着温度自然降低,步骤(2)所述的壁材溶解度下降而以二硫化钨微粒为核凝聚析出,初步形成二硫化钨微胶囊;
(4)上述二硫化钨微胶囊冷却至室温后固化,最后过滤回收并用步骤(2)所述的液体介质洗涤,得到目标物二硫化钨微胶囊,将之室温下自然晾干备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化二硫化钨干膜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化纳米二硫化钨微粒的制备方法为:选用平均粒径为120nm的二硫化钨微粒;将羧甲基纤维素和环己烷混合、搅拌并加热升温至76℃,使羧甲基纤维素完全溶解于环己烷中;后加入二硫化钨微粒和硫代氨基脲,超声波分散20min,使二硫化钨微粒均匀分散于上述溶液中,随着温度自然降低,羧甲基纤维素的溶解度下降而以二硫化钨微粒为核凝聚析出,初步形成二硫化钨微胶囊;冷却至室温后微胶囊固化,最后过滤回收二硫化钨微胶囊并用环己烷洗涤,室温下自然晾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9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井用穿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