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32684.9 | 申请日: | 2013-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鑫;周军;张立富;严川波;沈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欧力-卧龙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6B1/18 | 分类号: | B06B1/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内置 气动 振动器 | ||
1.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包括设圆柱形活塞腔的器座(1)、设于器座(1)活塞腔中的圆柱形活塞(4)、与活塞腔连通的进气口(2)和出气口(3),其特征在于:器座(1)的活塞腔壁上开有环形的第一气槽(5)和位于第一气槽(5)右侧的第二气槽(6),所述的第一气槽(5)、第二气槽(6)均与出气口(3)相通,所述的活塞(4)外周设有环形的能与第一气槽(5)、第二气槽(6)分别相对的第三气槽(7)和第四气槽(8),第三气槽(7)和第四气槽(8)中分别设有径向的第一径向气孔(12)、第二径向气孔(13),活塞(4)的两端分别设有轴向的第一轴向气孔(10)和第二轴向气孔(11),所述的第三气槽(7)通过第一径向气孔(12)、第一轴向气孔(10)与活塞(4)右侧的气室相通,所述的第四气槽(8)通过第二径向气孔(13)、第二轴向气孔(11)与活塞(4)左侧的气室相通;活塞腔壁的中间位置开有环形的第五气槽(9),所述的第五气槽(9)与进气口(2)和出气口(3)相通;活塞(4)的一端设有能与活塞腔壁相抵的弹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座(1)开设贯穿左、右两端的活塞(4)孔,器座的两端均设闷盖(18)形成密闭的活塞腔;第三气槽(7)至活塞(4)左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五气槽(9)至第一气槽(5)的距离;第四气槽(8)至活塞(4)右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五气槽(9)至第二气槽(6)的距离;第三气槽(7)和第四气槽(8)的间距小于第五气槽(9)和第一气槽(5)的间距及第五气槽(9)和第二气槽(6)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闷盖(18)轴截面呈“T”形,其小端内伸入器座(1)的活塞(4)孔中,右侧闷盖(18)及活塞(4)右端均开设盲孔,盲孔中插入所述的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闷盖(18)上设连接孔,螺钉通过闷盖(18)上的连接孔与器座(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径向气孔(12)、第二径向气孔(13)、第一轴向气孔(10)、第二轴向气孔(1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截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径向气孔(12)、第二径向气孔(13)径向贯穿活塞(4),第一径向气孔(12)、第二径向气孔(13)与第一轴向气孔(10)、第二轴向气孔(11)相交,所述的第一径向气孔(12)、第二径向气孔(13)中设有堵头(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向气孔(10)、第二轴向气孔(11)的直径大于第一径向气孔(12)、第二径向气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轴向气孔(10)、第二轴向气孔(11)的直径为6-8mm,第一径向气孔(12)、第二径向气孔(13)的直径为1.5-3.5mm,所述的第一气槽(5)、第二气槽(6)、第三气槽(7)、第四气槽(8)的槽宽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4)开有一轴向的排气孔(19),所述的第一气槽(5)、第二气槽(6)通过排气孔(19)与出气口(3)相通,所述的排气孔(19)为盲孔,排气孔(19)的开口端设堵头(15)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活塞内置式气动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2)连接进气接头(16),所述的出气口(3)连接消声器(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欧力-卧龙振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欧力-卧龙振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6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摄像机交互式智能跟踪教学系统
- 下一篇:肺计数器测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