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感应装置、系统与触控感应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32010.9 | 申请日: | 201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0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叶尚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 代理人: | 寿宁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路 装置 系统 与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触控感应系统,特别有关于具有被动模式的触控感应系统。
背景技术
触控感应是电子系统的重要人机介面之一,广泛地应用在许多电子装置之上。例如智能型手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等等现代人不可一日或缺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就大量使用触控面板作为主要的人机介面。
众所周知,具有触控感应功能的电子系统包含触控区,可供使用者的手指或触控笔进行接触。一般说来,目前的触控感应系统有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表面声波式等等技术。其中,电容式触控技术多半使用在中小型尺寸的触控荧幕之上,成为市场上应用量最大的主流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现有习知技术的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装置100。该装置100包含有机壳110,该机壳上最主要的人机介面为触控荧幕120与至少一个按键130。按键130的功能只限于开关装置100与/或开关触控荧幕120,使用者则是通过上述的触控荧幕120操作该装置100的所有功能。
使用电容触控式技术的触控荧幕120通常包含叠加在荧幕之上的触控板,以供使用者的手或触控笔接触使用。触控板内部包含有多条导线,每一条导线都耦接到触控感应装置内的触控感应电路。
电容触控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称为互电容,另一种则称为自电容。这两种技术都是依赖手指或触控笔靠近触控板的导线时,所造成导线上电容值的变化,通过量测驱动电位的压降来得知触控点的位置。这两种技术都依赖耦接到导线的触控感应电路施加驱动电压,电容触控式系统在供应驱动电位时必须持续消耗电能以供应导线上的电压。
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现有习知技术的电容式触控系统的状态图。在使用电池供应电力的移动式装置100上,在持续使用的状态中,其电容式触控系统都必须保持在驱动模式210当中。在此驱动模式210的状态中,会有驱动电位提供给触控区内的导线,借此量测使用者的输入。为了节省电力的使用,在闲置一段时间没有收到使用者的输入,或是接到使用者的命令后,移动式装置100会关闭其触控荧幕120,令其电容式触控系统进入停止模式220。
在停止模式220当中,由于没有驱动电位供应给触控区内的导线,因此其触控感应系统无法量测使用者在触控区的任何输入,不过也节省下触控感应系统所使用的电能。当使用者想要唤醒装置100时,就必须使用装置100上的其他输入或感测器。通常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按下按键130,装置100就会启动触控感应系统,重新回到驱动模式210的状态。
上述按键130的设计多是机械式,具有一个移动的行程让使用者感觉到触压。由于按键130有可移动的部件,相对于装置100中其他没有可移动部件的零组件而言,按键130的使用寿限可能是最短的。也正由于按键130当中具有可移动的部件,在防水与防尘性能上无法与其他由机壳110所包覆的部分相比,所以按键130就成为装置100的阿基里斯腱。当按键130故障时,使用者就无法唤醒处在停止模式220当中的装置100。
因此,如果能够让装置100的主要输入元件,也就是触控荧幕120能够具有较省电的模式,或许就可以将按键130从装置100上移除。或者至少能够将按键130的数量减至最低,抑或是使用按键130的次数减到最少,就能够直接利用触控荧幕120来执行唤醒装置100。如此一来,装置100整体的寿命或平均故障期间可以拉长,因为入水或入尘而意外故障的几率也会大幅度降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触控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电路、装置、及系统与其感应方法,能够增长触控感应装置的整体寿命,减少发生意外故障的几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电路,连接到触控区中的导线以量测信号变化量。处于驱动模式时,该触控感应电路令该导线耦接至交流电位,当该触控感应电路量测到大于第一临界值的第一电位变化量时,判断有物体接近该导线附近的触控区。处于被动模式时,该触控感应电路令该导线耦接至直流电位,当该触控感应电路量测到大于第二临界值的第二电位变化量时,判断有物体接近该导线附近的触控区。其中该触控感应电路量测上述的第二电位变化量时,没有提供交流电位至该导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