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周神经刺激针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0911.4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华;朱代学;秦宏平;鲁敏娟;吕秀波;张庆军;彭家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江苏苏云众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刺激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治疗神经阻滞和局部精确定位麻醉用器具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外周神经刺激针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外周神经刺激针的常规生产工艺为:先将普通金属注射针的针管绝缘处理,后带绝缘层注射针与导线相连接,形成连线注射针,将连线注射针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最后再进行清洁、包装、灭菌即可。
此生产工艺的注塑成型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a. 带绝缘层注射针和导线配件易受污染;b. 绝缘层易受到注塑模具的挤压而脱落; c. 导线和注射针成型过程易损坏;d. 针尖易损伤,韧面易跑偏;e. 由于注塑过程不可逆向操作,因此不论出现导线或是针尖的任意不良品,均会引起产品除导线外的其它配件全部报废,而产品的带绝缘层注射针和导线是产品的主要配件和成本主要部分,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会损耗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合理,防止产品污染、损坏,大大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外周神经刺激针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外周神经刺激针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在带有金属针座的注射针针管表面涂上聚四氟乙烯形成绝缘层,针管根部保留5-10mm不进行绝缘处理;
(2)将导线与没有涂绝缘层的针管根部连接;
(3)针座外套注塑成型;然后将针座外套套装在注射针上;
(4)在针座外套与金属针座之间注入胶水,进一步固定针座外套与金属针座;(5)对带绝缘层的注射针针管及针座外套进行清洁处理;处理完后,将外周神经刺激针包装、进行灭菌即可。
针座外套注塑成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工艺方法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a. 生产工艺合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带绝缘层的注射针和导线产生污染,因此减轻了后序清洁的工作量;
b. 在将针座外套套装在注射针上和注胶水进行固定的两个操作步骤中,带绝缘层注射针和导线不可能接触到注塑模具等金属物品,也不会经受高压和高温过程,因此将带绝缘层注射针和导线的损坏降到了最低,即不会发生绝缘层脱落和导线因高温等损伤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合格品率和生产效率;
c.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针座外套磨伤导线,因为将针座外套套装在注射针上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即可通过打开针座外套更换导线和/或返工来实现,提高了配件的利用率;
d. 由于在针座外套套装在注射针上和注胶水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可手动即时调整针尖韧面角度,降低了韧面跑偏的不良品率;
e. 针座外套注塑成型过程由于不带钳件,因此提高了注塑成型效率和合格品率,同时注塑过程产生的不良品在产品成本中比重很低,不到1%,因此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外周神经刺激针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1)在带有金属针座的注射针针管表面涂上聚四氟乙烯形成绝缘层,针管根部保留5-10mm不进行绝缘处理;(2)将导线与没有涂绝缘层的针管根部连接;(3)在注塑设备上单独将针座外套注塑成型;然后将针座外套套装在注射针上,使带绝缘层的针管穿出针座外套,注射针的金属针座部分留在针座外套后端,导线与针管相接处被包裹在针座外套中;(4)在针座外套与金属针座之间注入胶水,胶水可以为常温固化胶水,进一步固定针座外套与金属针座;(5)可以使用酒精棉球对带绝缘层的注射针针管及针座外套进行清洁处理;处理完后,将外周神经刺激针包装并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江苏苏云众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江苏苏云众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机涡轮首级导叶上端壁冷却系统
- 下一篇:防爆防回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