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reelet图像融合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861.X | 申请日: | 201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慕彩红;马晶晶;王孝梅;郑喆坤;刘静;李阳阳;焦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reelet 图像 融合 遥感 变化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Treelet图像融合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输入变化前的图像P1和变化后的图像P2,分别进行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得到中值滤波后的变化前图像P1m,均值滤波后的变化前图像P1a,中值滤波后的变化后图像P2m,均值滤波后的变化后图像P2a;
(2)用差值法得到中值滤波后的变化前图像P1m和中值滤波后的变化后图像P2m的差异图H1,用对数比值法得到中值滤波后的变化前图像P1m和中值滤波后的变化后图像P2m的差异图H2,用差值法得到均值滤波后的变化前图像P1a和均值滤波后的变化后图像P2a的差异图H3,用对数比值法得到均值滤波后的变化前图像P1a和均值滤波后的变化后图像P2a的差异图H4;
(3)分别将上述差异图H1,H2,H3,H4转化成一维的列向量,X1,X2,X3,X4,并将该4个列向量组成一个矩阵X=[X1X2X3X4];
(4)对矩阵X用treelet法进行降维,得到列向量P,并将该向量P转化成最终差异图D的灰度矩阵;
(5)对所得的最终差异图D的灰度矩阵进行聚类分割,得到变化检测结果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对矩阵X用treelet法进行降维处理,降为一维并将该向量转化成最终差异图D的灰度矩阵,按如下步骤进行:
4.1)计算X的协方差矩阵C:
其中协方差矩阵C中的每一个元素Cm,n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和分别表示矩阵X第m列和第n列元素的均值,xk,m,为矩阵X第k行第m列的值,xk,n为矩阵X第k行第n列的值,m,n=1,2,3,4,k=1,2,3,…N,N为差异图像素点数;
4.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ρ,以此来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其中
Ρa,b表示矩阵ρ的第a行、第b列个元素,Ca,b为协方差矩阵C的第a行、第b列个元素,a,b=1,2,3,4;
4.3)初始化总的聚类层数为l=0,初始化正交Dirac基B(0)为4x4维的单位矩阵,C(0)=C;
4.4)设l=l+1,寻找相关系数矩阵ρ中最大的值,将该值的座标序号分别标记为α和β,α>β;
4.5)利用得到的位置序号α和β,计算Jacobi旋转矩阵J:
其中cn=cos(θl),sn=sin(θl);旋转角θl由C(l)=JTC(l-1)J及计算得到,即:
为第l-1层协方差矩阵C在α行α列的值,为第l-1层协方差矩阵C在α行β列的值,为第l-1层协方差矩阵C在β行β列的值;
4.6)利用旋转矩阵J得到去相关后的正交基B(l)=B(l-1)J,并更新协方差矩阵C(l)=JTC(l-1)J,其中B(l)为更新后的正交基,C(l)为更新后的协方差矩阵,并根据协方差矩阵C(l)更新相关系数矩阵ρ(l);
4.7)判断l的值,如果l=3执行步骤4.8),否则返回步骤4.4);
4.8)将矩阵X沿正交基矩阵B(3)的转置方向进行投影,得到投影后的矩阵Pn:
Pn=X×B(3)T;
4.9)将投影后的矩阵Pn的第一列P转化为与输入图像同等大小的矩阵,该矩阵即为融合后最终差异图D的灰度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书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对所得的最终差异图D的灰度矩阵进行聚类分割,得到变化检测结果,按如下步骤进行:
5.1)将最终差异图D的灰度矩阵转化为一个列向量T=[ti],ti为该向量第i个像素的灰度值,i=1,2,3,…N,N为总像素点数,将第i个像素属于第k类的隶属度记为uki,uki∈[0,1]且k=1,2,随机初始化隶属度矩阵Ub=[uki]的每一个元素,设定循环计数器b=0;
5.2)按如下公式计算第k类的聚类中心ck:
5.3)按如下公式计算隶属度矩阵U(b+1):
U(b+1)={uki},
其中,k=1,2,
5.4)如果满足max{U(b)-U(b+1)}<0.001则转至步骤5.5),否则设置b=b+1,转至步骤5.2);
5.5)通过比较c1与c2的大小确定变化类与非变化类,如果c1≥c2,则以c1为聚类中心的那一类为变化类,以c2为聚类中心的那一类为非变化类;如果c1<c2,以c2为聚类中心的那一类为变化类,以c1为聚类中心的一类为非变化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8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外壳搓丝机
- 下一篇:混合视觉系统标定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