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109.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伟;王令;肖芬;吴哲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何平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增强 现实 技术 实现 互动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拍摄的真实场景的图像;
获取第一终端所在地的位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地理坐标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朝向;
将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位置进行匹配;
将匹配成功后的第二终端的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拍摄的真实场景的图像上;
根据显示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进行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位置进行匹配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位置计算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与方位关系;
若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与方位关系满足预设要求则作为匹配成功的第二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要求为所述距离满足第一预定值、所述方位关系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朝向的偏差满足第二预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值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倾斜角度自动调整和/或根据第一终端的摄像头参数自动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匹配成功后的第二终端的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拍摄的真实场景的图像上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与方位关系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显示在所述图像上并使图像上的第二终端的信息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匹配成功后的第二终端的信息显示在所述图像上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以层的方式叠加在所述真实场景的图像上。
7.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终端拍摄的真实场景的图像;
位置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终端所在地的位置信息和第二终端的地理位置;
匹配模块,将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位置进行匹配,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地理坐标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朝向;
显示模块,将匹配成功后的第二终端的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一终端拍摄的真实场景的图像上;
互动模块,根据显示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进行互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位置计算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与方位关系;
匹配单元,若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与方位关系满足预设要求则作为匹配成功的第二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要求为所述距离满足第一预定值、所述方位关系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朝向的偏差满足第二预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值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倾斜角度自动调整和/或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摄像头参数自动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相对位置对应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与方位关系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显示在所述图像上并使图像上的第二终端的信息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二终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互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
叠加单元,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以层的方式叠加在所述真实场景的图像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1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罐
- 下一篇:水下高速航行体抗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