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云南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9646.8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洱市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5/14 | 分类号: | C07D305/1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南 红豆杉 提取 紫杉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云南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60年代起,抗癌新药的发现主要是从原始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几种抗癌化疗试剂,也都是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出的“长春花类生物碱”。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以至到现在的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紫杉二帖类”成份等。
紫杉醇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是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物。主要由紫杉烷环和侧链组成。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有效的抗癌物质之一,国外人工合成的紫杉醇价格是天然提取的数百倍。提取的原料:红豆杉属植物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种,目前我国共有四个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变种:南方红豆杉。
当前,获得紫杉醇的方法主要有:1.天然提取,2.人工合成,3.半人工合成,4.生物发酵。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例如:
(1)紫杉醇的生物合成:研究其生物合成,对于人为定向的提高合成效率及克隆组合,形成关键的酶的基因,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意义重大。目前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两个关键酶的发现,并使得其基因纯化和基因克隆。克隆红豆杉基因能否突破还有待于观察,不过人们已经找到的假想途径,目前这些技术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2)紫杉醇的化学合成:根据研究及报道:从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0-去乙酰浆果赤霉素Ⅲ(巴卡亭Ⅲ),显然活性低于紫杉醇,但可以从红豆杉针叶中提取。该物质经过四步化学过程可合成紫杉醇。提供了紫杉醇新来源途径,具有重大意义。以NICOLAOU博士为首的美国研究小组在1994年报道通过化学方法全合成紫杉醇的结果。但化学合成从实质意义上说还没有取得彻底的突破,目前还不具备应用价值。
(3)紫杉醇的微生物合成:STT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韧皮部分,分离得到一种寄生真菌:taxo myces an dreanae)。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产生紫杉醇及相关烃合物,但由于目前产量极低,所以还不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通过研究还发现:根是除树皮外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人们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 terium rhizogenes)浸然红豆杉植物外植体诱导生根。这一办法不需外援激素,发根生长迅速,遗传性状稳定而受到重视。如能把寻找合成紫杉醇或其类似衍生物,从微生物合成途径中,定向得到关键酶和克隆红豆杉相关基因结合起来,可使这一方法得到突破。
但目前在工业化生产中,国内外主要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来获得紫杉醇。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产量也相对较大。目前现有的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是:粉碎,溶剂浸提,浸出液浓缩得深绿色膏状物,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后得到粗产品,再经过重新结晶纯化和柱层析分离获得紫杉醇。但在天然提取的方法中,关键是提取分离方法,但由于紫杉醇在植物中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植物中含量低,因此提取难度相当大。
上述提取方法中,在柱层分离时,至少要经过2-3个柱分离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所用溶剂量大,但是样品被分离成分含量低,分离麻烦,在柱分离的每个流分均要用薄层层析监测成分后,待合并再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洁,粗产品的获得率高的从云南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云南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步骤包括:
原料树皮或根皮或枝叶粉碎,然后用重量比6~12倍量的水渗透浸泡;
浸泡液减压浓缩得到深绿色浸膏;
浸膏用水稀释,用水量按体积比为:水:浸膏=(0.8~1.3):1;
然后以石灰水调pH值到7.0~8.0,沉淀过滤后;
虑液用氯仿为溶剂萃取;
萃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紫杉醇干膏。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粉碎后用6~8倍量的水浸泡,浸泡温度28~38℃。
优选的,所述的浸膏稀释的用水体积比为:水:浸膏的=1:1。
优选的,所述的萃取液减压浓缩的压力为-0.1~-0.3MPa,温度60~65℃;浓缩到含水率20%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不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通过在特定浓度和特定酸碱度条件下进行沉淀过滤可以除去绝大部分杂质;方便了进一步提纯或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市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洱市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