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用抗污染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9423.1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拥军;刘卫星;吴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如日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5/37;D06M15/263;D06M15/53;D06M11/79;D06M15/05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污染 隔热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领域,涉及一种织物用抗老化隔热织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N200510042891.8号申请涉及一种纳米防污抗紫外涂层纺织品、服装及加工工艺。该纳米防污抗紫外涂层纺织品、服装,采用纳米复合材料进行浸渍涂层整理而成,其加工工艺包括1.织物与服装的预处理;2.配制纳米防污抗紫外整理剂溶液;3.纳米防污抗紫外整理浸润工序; 4.烘干与烘焙。配制纳米防污抗紫外整理剂溶液:按对织物重量的3~10%准备纳米防污抗 紫外整理剂,加水配制成对织物重量70~90%的纳米防污抗紫外整理剂溶液,在 100~150公斤的容器中进行配置,经机械搅拌形成均匀溶液。整理剂含纳米氧化锌、氧化硅和氧化钛等。拒水性为4-5级。紫外防护因子大于40(58-83)。
上述涂料存在的问题是,抗污染性能不强,没有针对织物提出隔热要求,并且组成含有有害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织物用抗污性隔热涂料,该织物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且耐污能力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织物用抗污性隔热涂料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复合涂料织物用于户外用品、服装、建筑、军事等领域,在需要保温、隔热场合大量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织物用抗污染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丙酮20~30%;聚苯并咪唑0.5-1%;聚丙烯酸酯6-9%;KAl2〔AlSi3O10〕〔OH〕2复合粉体18-23%,聚乙二醇2-4%,其余为聚氨酯。
上述织物用抗污染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晶纤维素与浓硫酸溶液以1∶(18-2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在超声频率50kHz功率、400W下于50-55℃超声处理0.5-2.0h,得到乳白色悬浮液,然后将此悬浮液在1200r/min下离心处理至上清层呈胶体状,收集该胶体A待用;
2)将硅溶胶、硝酸水溶液和乙醇三者按体积比1:4:16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然后将上述混合溶液滴加到正庚烷和正丁醇的混合物中,混合溶液、正庚烷和正丁醇三者体积比为5:20:1;在超声频率为50kHz、功率为400W条件下于50-55℃超声搅拌0.5h,再滴加氨水,滴加的氨水与正丁醇的体积比为2:5,出现胶体B;
3)将上述胶体A、胶体B与KAl2〔AlSi3O10〕〔OH〕2粉体按质量比为1:1:1-1.3混合,混合后在超声频率50kHz,功率为400W下于50-55℃超声搅拌1.5h;然后用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在70℃下浸泡0.5h后,再于70℃下常压干燥,即得到纳米级KAl2〔AlSi3O10〕〔OH〕2复合粉体;其中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4;KAl2〔AlSi3O10〕〔OH〕2粉体的粒度为50-90nm;
4)涂料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丙酮20~30%;聚苯并咪唑0.5-1%;聚丙烯酸酯6-9%;上述KAl2〔AlSi3O10〕〔OH〕2复合粉体18-23%,聚乙二醇2-4%,其余为聚氨酯,将各成份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得织物用抗污染隔热涂料。
步骤1)中浓硫酸溶液指质量百分比浓度50%的浓硫酸溶液。
步骤2)中所述硝酸水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硝酸水溶液;所述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耐污隔热涂料在织物涂层上的应用。
将涂料在织物(如纯棉织物)上刮涂一遍后,厚度为200-400微米,120℃烘干5-10分钟。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涂料中的聚苯并咪唑的优点是耐水、耐油,可在253~260℃长期使用,在539℃短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如日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如日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字线电压偏置电路
- 下一篇:运行机动车辆的方法及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