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20、C40、C60级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8806.7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军;张家兴;杨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20 c40 c60 性能 再生 混凝土 配合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的混凝土配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3种强度等级C20、C40、C60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如何节省资源和能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实现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是国家乃至各省市科技发展重中之重。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为60亿多吨,是世界排放最多的国家,而建筑物垃圾的最主要组成成分为废弃混凝土,占30%~40%。因此,如何科学处理与利用废弃混凝土是当前摆在面前的核心问题与主要任务,已成为国内外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青岛、深圳等省市都已建立了建筑垃圾处理厂,尤其是规划中分布于北京四周的四个建筑垃圾处理厂之一的位于昌平区阳坊镇的元泰达环保建材公司的建筑垃圾厂已于2011年开始运作生产混凝土再生粗细骨料。另外,在2011年,国家、地方、行业以及北京市相继颁布了《再生混凝土或再生粗细骨料应用技术规程和规范》。而且,再生混凝土的各种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通过加入粉煤灰、硅灰和高性能减水剂等可以得到完善。上述均为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创造了各种有利的条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乃至各省市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途径之一是采取建筑材料循环使用模式,改变传统的线性处置方式,走再生利用之路,减少建筑物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真正实现建筑垃圾全部资源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这就需要给出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方法。目前,混凝土配制都朝着高性能方向发展,这样有利于混凝土施工的良好工作性能,以及适于长久使用寿命的耐久性等等;因此,通过系统性地给出“3种强度等级C20、C40、C60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加速再生混凝土广泛、合理地应用于工程结构中,从根本上解决国家乃至各省市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不但可以促进建立健全适合国家乃至各省市实际情况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系统,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环境和社会发展。因此,势在必行且经济与社会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关于各种强度等级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具体配制技术的不足问题,尤其针对是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中的最佳粗骨料替代率配制技术的不足,提供了3种强度等级C20、C40、C60级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方法。该种再生混凝土能够保证所需要的强度、坍落度和流动度及控制其损失、耐久性等,能适于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混组合结构等等。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硅灰∶原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细骨料∶水∶高性能减水剂为:(单位:Kg/m3):
C20强度等级:(180~250)∶(280~660)∶(280~660)∶(600~800)∶(175~185)∶(120~160)∶(0~20)∶(3.5~6);
C40强度等级:(250~350)∶(470~660)∶(280~470)∶(600~800)∶(165~175)∶(90~140)∶(20~30)∶(5.5~8);
C60强度等级:(350~450)∶(660~760)∶(180~280)∶(600~800)∶(155~165)∶(80~120)∶(20~40)∶(6.0~10)。
所述C40、C60级混凝土的再生粗集料应为I级,C20混凝土的再生粗集料可为I级或II级,C20、C40、C60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最佳取代率分别为50~70%、30~50%、20~30%,为连续级配,粒径为Ф5~25mm,泵送自密实粒径为Ф5~20,再生粗集料应采用预湿处理,否则根据再生粗集料吸水率来计算其附加用水量。
所述C20、C40、C60级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指的是I或II级粉煤灰和优质硅灰,C20、C40、C60级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分别为30~45%、25~35%、20~30%,硅灰的掺量分别为0%、5~10%、5~10%,C20、C40、C60水泥应分别选用42.5或5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C20、C40、C60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分别不宜超过420kg/m3、480kg/m3、560kg/m3。
所述混凝土细骨料全部采用天然河砂,为中砂,砂率应为35~40%,当采用泵送工艺时,应为40~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接线盒
- 下一篇:斜单轴太阳能追踪系统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