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粉末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8332.6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必成;董生智;张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3 | 分类号: | H01F1/053;H01F1/08;H01F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稀土 永磁体 粉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永磁体的制备,尤其是一种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粉末。
背景技术
由于烧结稀土永磁体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讯、信息、电机、交通运输、办公自动化、医疗器械、军事等领域。我国的烧结稀土永久磁体从1985年开始量产,发展至今,其产量已稳居世界之首。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
目前,随着烧结稀土永磁体的大量应用,降低产品成本和改善磁体耐温性已成为未来的趋势。据目前的相关研究发现,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磁性能及成本与制备该磁体的初始粉末关系密切,初始粉末的粒度、成分及种类,都密切的影响了最终制备的烧结永磁体的性能。目前主流的制备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的粉末基本有两种类型:(1)使用单一合金制备的粉末,粉末稀土含量在29wt%-35wt%范围内,平均粒度在2.0微米-5.0微米之间;(2)通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合金分别制备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合金粉末,粉末稀土含量均在29wt%-35wt%范围内,平均粒度均在2.0微米-5.0微米之间,然后按照不同设计比例将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末进行混合,从而得到制备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粉末。目前的这些主流的制备烧结稀土永磁体粉末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且可取的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有:(1)不能有效的在保证磁性能的情况下降低粉末的配方成本;(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粉末在混合时,未对不同粉末的成分、平均粒度、粉末合金熔点等进行设计,使得制备的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磁性能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磁体的耐温性和使用单一合金粉末制备的磁体相比,没有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并制备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烧结稀土永久磁体的粉末,为提高烧结磁体的耐温性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降低了磁体的原材料成本,节约了稀土资源。
本发明通过研究不同粉末成分配比、平均粒度配比及粉末熔点的配比,提出了一种通过混合两种不同成分、不同平均粒度和熔点的粉末,得到一种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烧结稀土永久磁铁的粉末。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粉末,该粉末为合金粉末,所述的合金粉末由两种合金的粉末组成,其中第一种合金的粉末的成分中Fe的含量范围为65wt%-71wt%,第二种合金的粉末的成分中Fe的含量为54wt%-64wt%;且在该种合金粉末中,含Fe量高的粉体粒度总是大于含Fe量低的粉体粒度。
具体的说,含Fe量高的粉末平均粒度在2.0-4.5微米范围内,含Fe量低的粉末的平均粒度在1.5-4.0微米的范围内。含Fe量高的粉体的熔点高于含Fe量低的粉体的熔点
本发明所述合金粉末的第一种合金的粉末的成分中包括RE,RE为Pr、Nd、Dy、Tb、La、Ce、Gd、Ho中的一种或多种,含量28wt-34wt%;Fe含量为65wt%-71wt%,并且合金中含有微量元素B、Co、Cu、Al、Zr、Nb、Ga、Mo、Ni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种合金的粉末的成分中包括RE,RE含量在35wt%-45wt%,Fe含量在54wt%-64wt%,并且合金中含有微量元素B、Co、Cu、Al、Zr、Nb、Ga、Mo、Ni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粉末的制备工艺流程为:1)采用传统速凝工艺制的两种合金的速凝片,分别为主相合金速凝片和辅相合金速凝片;主相合金的含Fe量较高,辅相合金的含Fe量较低,且辅向合金的熔点低于主相合金的熔点;2)将制备好的主相合金速凝片和辅相合金速凝片分别置于氢破炉中通氢气破碎得到主相合金粗粉与辅相合金粗粉;3)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取出主相合金粗粉与辅相合金粗粉,在混料机上按照设计比例进行混合;4)将混合好的粗粉,进行气流磨工艺制粉,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备烧结稀土永磁体的粉末;
上述的步骤2)中将主相合金速凝片和辅相合金速凝片分别置于氢破炉中抽真空至真空度在2Pa以下,然后通入氢气,保持压力在1-5*105Pa,时间1-4小4时,冷却至室温;然后抽出残余氢气,开始升温脱氢,采用300-700℃保温3-7小时脱氢工艺,脱氢结束后,停止加温,冷却至室温。
或者,也可以采用以下工艺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8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治疗脑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