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超快激光在靶材表面制备纳米栅格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7893.4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英;刘世炳;刘嵩;董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激光 表面 制备 纳米 栅格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快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超快激光在靶材表面制备纳米栅格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体表面的微纳米尺寸结构蕴含着大量的自然奥秘和原理,比如,蝴蝶翅膀表面具有纳米级的条纹状结构,这些结构对于各种波长光的吸收与折射具有选择性,所以在白天能展现出美丽斑斓的色彩;蜻蜓翅膀表面覆盖蜡质层与大量的纳米级乳突结构,致使液滴与翅膀表面形成复合接触,增强了翅膀表面的疏水性,确保了自清洁性,使其能够抵御雨、雾、露以及尘埃等不利因素的侵袭,翅膀不被污染物污染,保证了受力平衡和飞行安全;水黾腿表面定向排列着微米尺度的针状刚毛,每根刚毛上都明显有螺旋状纳米尺度沟槽,形成了独特的阶层结构。空气被有效地吸附在这些取向的微米刚毛和螺旋纳米沟槽的缝隙中,在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气膜,有效阻碍了水滴的浸润,使其可以轻易地站在水面并在水面快速划行、跳跃,但腿不被润湿;等等。大自然生物表面上所蕴含的这些特殊的有规则的微纳米结构,使其具备超常的表面性能和应用价值,吸引着研究者对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技术的高度关注。通过微纳米尺寸的特征结构实现特殊表面功能的微小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对未来新兴产业中的诸多应用,如:生物医学传感器件、微流控器件、新能源中的能量转换器件、航空以及军事等众多应用领域蕴含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研究者用大量的方法,如,涂层法、化学气相沉积、光刻法,等等,以实现材料表面的纳米结构制备,但步骤复杂,且污染严重。近几年,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超快激光技术的发展,为许多科研领域增加了新的技术手段。超短脉冲对材料表面的超快作用导致了许多新奇的极端非线性现象,呈现出许多超常的性能。研究者通过激光辐照的方法在金属[Opt.Express17,20757(2009)]、半导体[Appl.Phys.Lett.89,033506(2006)]聚合物[APL100,041106(2012)]等不同材料上研制成各种纳米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更注重于纳米结构的制备效率与效果上,即用简单快速的方法即可获得大面积的表面纳米结构并能够实现其超常表面性能。随着各类微电子、微机械、微光学仪器装备的不断小型化,微小器件表面微纳米尺度特征结构的设计是实现器件各种新异功能的首选方案,是常规加工制造手段难以实现的,具备了广泛而无可替代的应用潜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相对偏振方向不同的两束同轴超快激光脉冲先后垂直聚焦于材料表面,以直接扫描方式快速制备出纳米尺寸栅格的采用超快激光在靶材表面制备纳米栅格的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超快激光在靶材表面制备纳米栅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0、将靶材固定在样品台上;
101、超快激光入射至半透半反镜a中,半透半反镜a将出射光路分为光路a与光路b;
102、光路a依次经半波片与半透半反镜b被再次分为光路a1与a2,光路a1经聚焦镜a聚焦至靶材表面的A部分,光路a2依次经反射镜c与聚焦镜b聚焦至靶材表面的B部分;
103、光路b依次经过反射镜a、反射镜b与半透半反镜b后被再次分为光路b1与光路b2,光路b1经聚焦镜a聚焦至靶材表面A部分,光路b2依次经反射镜c与聚焦镜b聚焦至靶材B部分;
104、光路a1与光路b1、光路a2与光路b2为两组同轴光路,并且先后垂直聚焦于靶材表面,分别扫描出条纹方向互成一定角度的交叉式纳米栅格。
在步骤100中,靶材为任意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所述样品台为二维运动台,所述样品台的运动速度和移动距离通过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控制。
在步骤102中,半波片改变了光路a与光路b的相对偏振方向,使两组同轴光路的相对偏振方向不同。
光路a1与光路b1、光路a2与光路b2之间相对偏振方向的角度能够调节为0°到90°,以制备出纳米栅格的形状为不同角度及边长的棱形。
在步骤104中,光路a相对于光路b的时间进行延迟控制,以调节两组同轴光路相继到达靶材的时间差,两组同轴光路在靶材上聚焦的光斑位置相隔的有效长度为激光聚焦光斑尺寸的整数倍。
所述靶材的A部分为所述靶材的上半部分或左半部分,所述靶材的B部分为所述靶材的下半部分或右半部分。
所述超快激光为飞秒激光或皮秒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