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边固定到建筑立桩上的两层停车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7411.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毛君;谢苗;卢进南;宋希亮;谢春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工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边 固定 建筑 立桩上 停车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地下停车场的单边固定到建筑立桩上的两层停车设施(停车位)。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建筑物都设有地下停车场,每层地下停车场为平面停车场,停车容量一定。目前市场上或公开文献上公开了多种立体停车设施,其中两层停车设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简单的优势,其主框架是一个断面呈拱形的车库框架,车库框架在地面轨道上行走,该两层停车设施最宽的部位在车库框架上。如果将这种两层停车设施安装到地下停车场,可将增加停车容量。但由于许多地下停车场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安装上述两层停车设施,致使很多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立柱间距大都在7.8米左右,个别间距甚至是7.6米。在这样的两个建筑立柱之间可以停放三辆小汽车,但若将上述两层停车设施安装到地下停车场,在两个建筑立柱之间只能安装两台两层停车设施,这样即使使用两层停车设施,在两个建筑立柱之间也只能停四辆小汽车,不能实现停车容量增加一倍的目标,从而影响上述两层停车设施的普遍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停车容量增加一倍的目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边固定到建筑立桩上的两层停车设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有主框架,其特征是:所说的主框架由立柱框架和平台构成,平台里端面固定在立柱框架的高度以一辆小汽车能进入平台下部的空间为限,平台外端面的下部设置平台行走轮组,平台行走轮组落在空中轨道上,空中轨道固定在建筑立柱上;立柱框架的下端安装立柱行走轮组,立柱行走轮组落在地面轨道上,其中至少一个立柱行走轮为主动行走轮,驱动主动行走轮的液压马达设置在立柱框架上;
它还有升降回转(指往复旋转)装置,安装在立柱框架上,升降回转装置包括,回转立柱安装在上、下回转支撑之间,上、下回转支撑分别固定在立柱框架的上、下横梁上,在其中一个回转支撑上安装驱动回转立柱回转的液压回转驱动装置;由液压缸驱动的升降滑套套在回转立柱上,升降滑套的下端固定载车台板,液压缸固定在回转立柱上。
驱动升降与回转的液压装置位于车库形框架的一边,形成单边驱动。
存车时,液压马达驱动行走轮沿轨道,将本发明拖动到指定位置。液压缸驱动升降滑套沿着回转立柱下行,将空载的载车台板带到地面。小汽车开到载车台板上。液压缸驱动升降滑套沿着回转立柱上行,将载车台板带到略高于平台的高度处停止。液压回转驱动装置启动,驱动回转立柱正转90°,升降滑套和载车台板随之正转90°(绕建筑立柱旋转),使载车台板与平台同向,即平台位于载车台板的正下方。液压缸启动下行,将载车台板落到平台上,存车过程结束。此时载车台板后半部分落在平台,前半部分悬空。
取车时,液压马达驱动行走轮沿轨道,将本发明拖动到指定位置。液压缸驱动升降滑套沿着回转立柱上行,将满载的载车台板带到略高于平台的高度处停止,使载车台板与平台在高度方向上脱离,液压回转驱动装置启动,驱动回转立柱反转90°,升降滑套和载车台板随之反转90°,使载车台板与平台不干涉,即载车台板的下方悬空(无平台)。液压缸驱动升降滑套沿着回转立柱下行,将载车台板带到地面,汽车驶离载车台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利用了建筑立柱作为本发明的一侧立柱,使得本发明的宽度变窄,为在两个建筑立柱之间安装三台两层停车设施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了停车容量增加一倍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三个两层停车设施安装在两个建筑立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左端的停车设施为本发明。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略去平台行走轮组3、空中轨道4和建筑立柱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发明的主框架由立柱框架8和平台2构成,平台里端面固定在立柱框架的高度以一辆小汽车能进入平台下部的空间为限,平台外端面的下部设置平台行走轮组3,平台行走轮组落在空中轨道4上,空中轨道固定在建筑立柱5上;立柱框架的下端安装立柱行走轮组7,立柱行走轮组落在地面轨道6上,其中至少一个立柱行走轮为主动行走轮,驱动主动行走轮的液压马达10设置在立柱框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工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阜新工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曲式转子泵
- 下一篇:可重复利用的组合式建筑面模板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