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冷却器体及其铸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7302.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夏以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贝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03;B22D1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冷却器 及其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体及其铸造工艺,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柴油机的机油冷却器体,属于柴油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机油流经运动件的摩擦表面时吸收了一定的热量。随着机油的往复循环,机油温度会逐渐升高,若油温超过90℃,机油的黏度将严重下降并丧失润滑效果,同时机油还会发生氧化变质。机油冷却器体的功用就是对机油进行强制冷却,防止油温过高而使机油消耗量增加,同时还防止机油氧化变质等。
机油冷却器体一般采用重力、低压铸造工艺,和液态挤压铸造比,尺寸精度相对低,表面粗糙、组织疏松、易渗漏、市场故障率高;并且由于现有机油冷却器体的结构复杂,铸造壁厚相差悬殊,产品有较高的气密性要求,所以产品合格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体及其铸造工艺,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降低故障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油冷却器体,包括冷却器芯,其特征是:在所述冷却器芯的前侧设置用于安装散热器和容纳冷却水的冷却腔室,冷却器芯的右侧设置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出水口;在所述冷却器芯的上部设置与机体连通的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在冷却器芯的左侧设置第三出油口;在所述冷却器芯的冷却腔室中设置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在所述冷却器芯的后侧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一油孔与进油口连通,第二油孔与第一过滤孔连通,第二过滤孔通过冷却器芯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连通。
所述冷却器芯的右侧为出水端面,出水端面设置涡流状出水流道,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流道的端部。
本发明所述机油冷却器体的铸造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向710~750℃的铝水中加入除渣剂进行除渣3~5分钟,除去表面浮渣,待用;
(2)将模具安装在液压铸造机上进行喷火加热至150~200℃,在模具的型腔中均匀喷涂石墨脱模剂,合模待用;
(3)待模具温度达到200~300℃,铝水温度为730~750℃,向液压铸造机的料筒中倒入铝水,以50~80 毫米/秒的速度将铝水压射入模具的型腔中,压射冲型时间为4~5秒,在50~100㎏f/㎝2压力条件下保压20~30秒,得到铸件;铸件在模具的型腔内冷却30~50秒,开模取出铸件;
(4)割除铸件上的浇口、冒口,打磨铸件、抛丸,得到所述的机油冷却器体。
本发明所述的机油冷却器体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可以有效地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所述机油冷却器体包括冷却器芯1、冷却腔室2、出水端面3、出水流道31、出水口32、进油口4、第一出油口51、第二出油口52、第三出油口53、第一油孔61、第二油孔62、第一过滤孔71、第二过滤孔72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冷却器芯1,在冷却器芯1的前侧设置冷却腔室2,冷却腔室2用于安装散热器以及容纳冷却水;如图4所示,所述冷却器芯1的右侧为出水端面3,出水端面3设置涡流状出水流道31,并在出水流道31的端部设置与冷却腔室2连通的出水口32;
如图1所示,在所述冷却器芯1的上部设置与机体连通的进油口4、第一出油口51和第二出油口52;如图3所示,在所述冷却器芯1的左侧设置第三出油口53;所述进油口4、第一出油口51、第二出油口52和第三出油口53与冷却器芯1内部的油道连通;
如图1所示,在所述冷却器芯1的冷却腔室2中第一油孔61和第二油孔62,所述第一油孔61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第二油孔62与散热器的出油口连接,冷却器芯1内部油道中的油由第一油孔61进行冷却后由第二油孔62回到冷却器芯1的内部油道;如图2、图3所示,在所述冷却器芯1的后侧设置与冷却器芯1内部油道连通的第一过滤孔71和第二过滤孔72,第一过滤孔71和第二过滤孔72分别与滤清器的进口和出口连接,对冷却后的油进行过滤;
所述第一油孔61与进油口4连通,第二油孔61与第一过滤孔71连通,第二过滤孔72通过冷却器芯1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出油口51、第二出油口52和第三出油口5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贝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贝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油分离器
- 下一篇:双压缩机空调器均衡回油装置及双压缩机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