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5853.6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唐强;雷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1/02 | 分类号: | F16B31/02;F16B35/00;F16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预紧力 蜂巢 修补 螺纹 连接 组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紧固连接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飞机零件设计中,高端紧固件技术要求高、安全可靠性好、价格昂贵。特别在一些需要修补的软体材料部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常规螺栓螺母紧固连接,这样的链接虽然结构简单,但对于此时的软体材料部位来说就不是最佳。外观不美,重量大,预紧力无法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集中体现。又如在蜂巢修补领域,普通螺栓螺母连接则无法达到要求。
因此,亟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难题的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及其使用方法,能解决蜂巢修补领域的可靠机械连接问题,既能降低总质量,又能获得严格漂亮的外观要求,实现预紧力可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它包括减重螺栓和可控预紧力螺母,其中,减重螺栓由一端带有平衡台的减缩杆组成,平衡台外侧设置有大角度沉头A,减缩杆的另一端内腔中设置有内安装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可控预紧力螺母由带大角度沉头B的承重壁和带断颈槽的六角头组成,承重壁和六角头内腔中设置有内孔,内孔为通孔,内孔在对应承重壁的一段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大角度沉头B与断颈槽相连。
所述的内安装孔和内孔均为内六角孔。
所述的大角度沉头A和大角度沉头B的角度为120°~170°。
一种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的使用方法,先将减重螺栓穿过待修补的蜂巢孔,然后装入可控预紧力螺母,用六角扳手扳拧可控预紧力螺母的六角头,直至从断颈槽处拧断六角头为止,即达到预定的安装预紧力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既降低了连接件的总质量,又满足了严格漂亮的外观要求,而且预紧力可控,并具有安全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特点,为蜂巢修补领域的最佳专业修补螺纹连接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可控预紧力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1-减重螺栓,2-可控预紧力螺母,3-大角度沉头A,4-平衡台,5-减缩杆,6-外螺纹,7-内六角,8-承重壁,9-大角度沉头B,10-断颈槽,11-六角头,12-内螺纹,13-内孔,14-待修补蜂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一种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它包括减重螺栓1和可控预紧力螺母2,其中,如图2,减重螺栓1由一端带有平衡台4的减缩杆5组成,平衡台4外侧设置有大角度沉头A3,减缩杆5的另一端内腔中设置有内安装孔7,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6,如图3,可控预紧力螺母2由带大角度沉头B9的承重壁8和带断颈槽10的六角头11组成,承重壁8和六角头11内腔中设置有内孔13,内孔13为通孔,内孔13在对应承重壁8的一段设置有与外螺纹6配合的内螺纹12,大角度沉头B9与断颈槽10相连。
所述的内安装孔7和内孔13均为内六角孔。
所述的大角度沉头A3和大角度沉头B9的角度为120°~170°,或者满足安装要求的其他薄壁形状即可;。
一种可控预紧力蜂巢修补螺纹连接组件的使用方法,如图4,先将减重螺栓1穿过待修补的蜂巢孔14,然后装入可控预紧力螺母2,用六角扳手扳拧可控预紧力螺母2的六角头11,直至从断颈槽10处拧断六角头11为止,即达到预定的安装预紧力值。
其中,平衡台4主要功能是平衡减重螺栓1两端的重量和加强大角度沉头3端的强度,减缩杆5主要减缩整体的重量,外螺纹6主要用于与可控预紧力螺母2的内螺纹12进行螺纹连接,内安装孔7主要是安装和拆卸时扳拧用,也可以为其他满足安装要求的形状即可,断颈槽10的厚度决定可控预紧力的大小,根据预紧力大小要求控制厚度来满足安装要求,六角头11主要用于安装时扳拧,也可以为其他满足安装要求的形状即可,内孔13用于安装时可以插入内六角扳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5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密封式低压分支箱
- 下一篇:一种聚乳酸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