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缸液压泵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5330.1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明;刘丛斌;俞泷兴;柏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113 | 分类号: | F04B9/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缸液压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矿井施工大量的抽采钻孔,钻孔施工后需要及时对钻孔封孔,采用注水泥浆封孔是最常用的方法,注水泥浆常用的是电动注浆泵和气动注浆泵,封孔注浆的压力要求一般不能小于4MPa。
电动注浆泵和气动注浆泵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动注浆泵目前在煤矿井下使用较为普遍。但使用电动注浆泵前,必须先进行电缆的敷设,同时需准备开关等附属设备,且电动注浆泵的体积较大,挪移工作量较大,在穿层钻孔施工量较大的情况下频繁使用时,很不方便。气动泵注浆最大的注浆压力为2~3MPa,其工作压力远远不能满足井下现场封孔注浆压力的需求,且气动注浆泵在使用过程中,因其结构的限制,容易损坏,维修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电动泵和气动泵结构复杂、注浆压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双缸液压泵,以实现结构简单、注浆压力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缸液压泵,包括液压缸和两个活塞缸,所述液压缸与活塞缸相对固定,所述两个活塞缸的活塞杆同轴连接,所述活塞缸上开设有与活塞缸内腔连通的注浆口和吸浆口;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活塞缸的活塞平行,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活塞缸的活塞杆通过动力连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为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与钻机油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口和/或吸浆口设置有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止回阀为球形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吸浆口和/或注浆口靠近活塞缸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孔盘。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口和/或吸浆口设置在活塞缸上远离活塞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固定在活塞缸侧壁上。
以运输水泥浆为例,本发明双缸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沿轴向运动,使一个活塞缸(第一活塞缸)内压力增大,第一活塞缸内的水泥浆自注浆口排出活塞缸;另一个活塞缸(第二活塞缸)内压力减小,水泥浆自第二活塞缸的吸浆口吸入活塞缸内。当活塞运动至行程末端时,活塞杆沿轴向向相反方向运动,使第二活塞缸内压力增大,第二活塞缸内的水泥浆自注浆口排出活塞缸;第一活塞缸内压力减小,水泥浆自第一活塞缸的吸浆口吸入活塞缸内,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活塞缸的活塞杆如此反复运动,实现水泥浆的连续运输。
本发明双缸液压泵与现有电动注浆泵或气动泵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本发明双缸液压泵的液压缸能以钻机油泵为动力,确保了注浆压力(能高达10MPa),完全能满足运输水泥浆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发明双缸液压泵结构简单,无附属设备,使用、搬运轻便,不易损坏,节省了维修成本和人力资源。此外两个活塞缸的交替工作,实现了水泥浆的连续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双缸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实施例所述双缸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缸液压泵,用于向矿井抽采钻孔中注入水泥浆。该双缸液压泵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液压缸3和两个活塞缸,该液压缸3上设置有油管接口9,油管接口9与钻机油泵连接,以供给油压动力,采用钻机油泵的油缸一方面不用另添置液压系统,另一方面钻机油泵的油缸动力大,能提供较大的注浆压力,可以理解本实施例还可采用其他种类的液压缸,
两个活塞缸分别为第一活塞缸12和第二活塞缸22,液压缸3固定在第一活塞缸12的侧壁上,使液压缸3与第一活塞缸12和第二活塞缸22相对固定,第一活塞缸的第一活塞杆11和第二活塞缸的第二活塞杆21同轴连接,第一活塞缸12上远离活塞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活塞缸12内腔连通的第一注浆口15和第一吸浆口16;第二活塞缸22上远离活塞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活塞缸22内腔连通的第二注浆口25和第二吸浆口26。第一注浆口15和第二注浆口25均与注浆管路连通。第一注浆口15、第二注浆口25、第一吸浆口16和第二吸浆口26均设置有球形止回阀7,防止吸入和输出的水泥浆回流。第一吸浆口16靠近第一活塞缸12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孔盘8;第二吸浆口26靠近第二活塞缸22内腔的一侧也设置有孔盘8,孔盘8的设置能确保球形止回阀不会阻挡吸浆或注浆。所述第一活塞缸12和第二活塞缸22外部还罩设有防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5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