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水剪力墙模板內撑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4888.8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水 剪力 模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止水剪力墙模板內撑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混凝土墙体施工时,模板及其附属材料的消耗量很大,模板施工占用的工期也比较长。其中模板內撑是剪力墙模板体系中一项重要配件。模板內撑是在两侧模板之间进行有效支撑模板的配件,长度等于墙厚。
常规模板內撑一般由小木方、钢筋等制作。采用小木方內撑要随着混凝土浇筑逐个取出,取出时费工费时,个别小木方內撑由于施工时未能取出而影响墙体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当采用大模板整体浇筑时,內撑不能逐个取出,一般采用钢筋內撑,但是钢筋內撑浪费钢材,端头容易顶坏墙体模板面板。现阶段比较经济适用的是采用水泥砂浆或者混凝土材料制作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內撑。以上几种內撑在用于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或者水池等墙体时则必须取出,否则容易造成墙体渗水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几种內撑在有防水要求的墙体施工时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止水剪力墙模板內撑的制作方法。采用该方法制作这种水泥砂浆或者混凝土內撑,在墙体内防水效果好,制作程序简单,施工方便,降低造价,而且非常适合施工现场制作內撑时使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首先制作內撑模具,然后在模具内浇筑水泥砂浆,待砂浆强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使用。模具采用材料为木制,由底模、中肋和顶模构成。底模包括20mm厚的底板、两根长约1000mm,断面为60mm×40mm木方作为底板上下端模框,在端模框上每隔约40mm设深度为20mm、宽80mm的凹槽。中肋为若干根长度为240mm、断面约为78mm×78mm中肋小木方,中肋中间设止水槽,止水槽的尺寸为20mm×20mm,在底模、顶模同一位置处也设有相同尺寸的止水槽。所有木方均刨光并刷脱模剂,端模框及凹槽内的中肋小木方均可自由拆卸和安装。采用现场搅拌砂浆或者混凝土浇筑到模具内在施工现场进行制作,为便于脱模,浇筑时底模铺设一层厚塑料薄膜。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完全保证砂浆或者混凝土內撑在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内的止水要求。制作简单,省工省时,占用场地小。模具尺寸可以按照施工所需內撑尺寸的大小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底模平面图
图2为中肋图
图3为模具组合平面图
1. 上端模框,2.下端模框,3.边肋木方,4.中肋木方,5.內撑成型区,6.底模,7.底模中板8.底模边板,9.底模止水槽,10.顶模止水槽,11.顶模边板,12顶模止水槽,13. 上(下)端模框固定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施工现场选择平整混凝土场地,地面可铺设细砂一薄层作为脱模的隔离层,将模具的上端模框1、下端模框4摆放就位,将中肋木方3镶嵌在模具的上端模框凹槽5和下端模框凹槽6内,围合区域即为內撑成型区2。用钢筋卡具7卡紧上端模框1、下端模框4,将搅拌好的水泥砂浆或者混凝土浇筑模具上,采用水泥抹子刮平,用小型振动器轻轻振动压实即可。可分层浇筑,层间采用细砂作为分隔层。端模框与中肋组合后形成的空隙即为止水內撑模板,止水槽成型后形成內撑止水板。制作完成后,进行养生强度达到要求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