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推式花生多行连播点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809.3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先强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推式 花生 连播 点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装置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类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生、大豆、玉米等很多旱地类农作物需要在播种时单粒点种,并且最好要相等种粒距,这样才能高产。但是,这些种粒都是大小形状并不规律,能每相等距离内点种一粒种子,没有空缺,多行连点种,现今已有的机械都是难以做到。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粒播种机,但是总免不了点种时有空缺,并且都是体形笨重、压实泥土、难以转弯,不适合中国农户使用,所以至今,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在播种花生、玉米时,都还是依靠人工弯腰双手点种。
发明内容
为了能制作出一种能适合中国小块农田也能使用种粒播种机,必须要做到:最简单的结构、最轻的重量、最灵便的播种方式、最好的播种效果、最低的造价,本发明装置具备了上列的优点,使中国每一户农民都能买得起,用得好,真正从弯腰点种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本发明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能在松软泥地上手推动行走的行走轮的侧面横插有数根等距拔动杆,等距拔动杆能拔动一个或两个与行走轮垂直平置安装的分种转盘,分种转盘的圆周有很多相同的小种粒仓,每个种粒仓只能装进一粒种子,这样行走轮每行走一个点粒距就有一条拔动杆拔动一次分种转盘,就能从侧面的种仓壁的空缺位置弹出一粒种粒,这样每个种粒都是有规则地被弹压强迫出仓,这保证了每个种粒出仓时间上的一致性,种粒落下泥土间距的精确均匀。
本发明装置的行走轮制作成飞碟状:中间大、圆周扁,这有利于它能稳定在转动轴上转动,也有利于触地的圆周减少对松软泥土的压实。行走轮的圆周边上还有很多齿状突起,也起防滑作用。
种粒播种时的粒距是在行走轮的圆周上体现出来的:行走轮的周长平均分作几段,行走一周就相应播种几粒种子,所以行走轮的侧面就相应横插相同数量的拔动杆。
本装置的分种转盘是安装在大种粒仓的底部,使大种粒仓内的种粒能直接压在分种转盘上。分种转盘和大种粒仓并不相连接,大种粒仓是固定的,而分种转盘是可以转动的。分种转盘的中央转轴上还固定有弹簧丝连接的弹压突头,弹压突头用于向外弹压种粒出仓,弹压突头不断回复弹压的动力来自于分种转盘上转动小种粒仓壁的压迫和释放。的分种转盘的中央上部还有锥形突起,锥形突起能使种粒滑向分种转盘的圆周的小种粒仓,锥形突起的外壳也保护了弹压突头的自由弹压。大种粒仓底部不断减少的种粒因本装置的行走而产生的振动不能形成的静止种粒相互搭桥空洞。
本装置的分种转盘的圆周平均分配有很多小种粒仓,每个小种粒仓只能装进一粒种子,如果个别瘪粒可能进入两粒。瘪粒成活率低,两粒同种符合农户的心理要求。每个小种粒仓的上部和左右侧面都是空的,它依赖分种盘侧面固定的大种仓壁和中央锥形突起壁的支持才能使进入的种粒不掉出来,但是有一处地方却有一个两侧面都空缺位置使转到这个位置的种粒突然侧面无支持而被弹压突头弹压出去。
分种转盘的圆周还有很多叶片,每个小种粒仓就有一块叶片,这样使得行走轮侧面的拔动杆可以伸进两叶片中间能拔动分种转盘转动。
本装置的行走轮的中转轴横向位置有一条大的横向轴,两头有连接筒,可以连接多个相同的装置,或连接手推杆。
本装置结构比较直接简单,除转轴和弹簧要用金属制作外其它部件可以用塑料制作,可以制作成小巧灵珑,一般四行连续播种的花生点粒机总重量为4公斤,这使得它可以由一个平常人就能轻松拿起、推动,就连小孩也会推动使用。
本发明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重量轻,造价低,多行连播种,点粒距离均匀,可调粒距,可按种换盘,空缺可能性能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行走轮的圆形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分种转盘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两个本发明装置连接的四行连播点粒机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独轮三行连播点粒的花生播种机结构原理图。
1.种粒大仓,2.行走轮,3.种粒大仓固定铁杆,4.分种转盘,5.固定底盘,6.小种粒仓,7.叶片,8.拔动杆,9.种粒引导槽,10.弹压突头,11.弹簧丝,12.锥形突起,13.横向主轴,14.转轴,15.防滑齿,16.连接筒,17.可伸缩连接筒,18.分种转盘的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装置进一步完整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先强,未经李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深松灭菌杀虫机
- 下一篇:一种树枝状磁性金属钴微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