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贝凡洛尔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4349.4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丰;朱志巍;高苇;姚书扬;李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7/60 | 分类号: | C07C217/60;C07C2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巍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贝凡洛尔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具体涉及β-受体阻滞剂盐酸贝凡洛尔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贝凡洛尔
【英文名称】Bevantolol Hydrochloride。
【中文化学名称】1-(3,4-二甲氧苯乙基)氨基-3-(间-甲苯氧基)-2-丙醇盐酸盐
【英文化学名称】1-(3,4-dimethoxyphenethyl)amino-3-(m-tolyloxy)-2-propanolhydrochloride
【结构式】
盐酸贝凡洛尔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同时具有轻度阻断α1受体作用和轻度钙离子通道拮抗作用,可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压。
盐酸贝凡洛尔(Bevantolol Hydrochloride,NC-1400)化合物最先于1971年合成发现,原研厂家为美国辉瑞公司,后由美国Warner-Lambert公司研究开发,1987年,由丹麦Nycomed Pharma公司和菲律宾申请上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1995年6月由日本ケミファ株式会社生产上市,1998年在韩国上市销售。现该药已在德国和荷兰注册上市。根据现有文献Milton LH et al.J Med Chem,1975;18:148;(Schulz H.Pharmazie,1968;23:240)CA1969;70:67512g;孔荣祖等.南京药学院学报,1984;15:53;陆涛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6;US1974:3857891;US1991:4994618;US1995:5382689等报道,贝凡洛尔主要由1,2-环氧-3-间甲基苯氧基丙醇与3,4-二甲氧基苯乙胺缩合反应得到。文献中,1,2-环氧-3-间甲基苯氧基丙醇由间甲酚与环氧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而制备,但是,当温度较高(95℃)时,将会主要生成开环副产物,而温度较低时,虽然主要得目标产物,但收率较低(≤20%)。1,2-环氧-3-间甲基苯氧基丙醇与3,4-二甲氧基苯乙胺的缩合反应需在较高温度(90~100℃或100~110℃)下进行,反应条件苛刻,然后在室温下向体系中加入乙醚使贝凡洛尔粗品析出,但乙醚易燃易爆,不利于工业生产的安全。另外,文献中提到的盐酸贝凡洛尔的精制方法,主要是用乙腈、异丙醇对其粗品进行重结晶,但是乙腈或异丙醇对本品的颜色和3,4-二甲基苯乙胺盐酸盐的除去无明显效果,且较难去除无机盐,不宜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条件温和易操作,且工艺过程的监控点合理,很好地进行了杂质的消除和控制,所得产品纯度高,安全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的盐酸贝凡洛尔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贝凡洛尔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避光条件下,在10%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存在条件下,温度20~40℃,由间甲酚与环氧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并通过高真空蒸馏得到1,2-环氧-3-间甲基苯氧基丙醇;
(2)在65~70℃条件下,3,4-二甲氧基苯乙胺与1,2-环氧-3-间甲基苯氧基丙醇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贝凡洛尔,反应体系不经分离,用异丙醇稀释后,直接与盐酸异丙醇溶液作用析出盐酸贝凡洛尔固体,过滤后收集固体并用乙酸乙酯打浆洗涤3次以上,直至洗涤时的母液几乎无色,滤饼经干燥后得盐酸贝凡洛尔粗品;
(3)将盐酸贝凡洛尔粗品在纯化水中重结晶两次,并用活性炭脱色,第一次在体系全溶后于0~10℃析晶10~15小时,第二次在体系全溶后于18~26℃析晶4小时,即得盐酸贝凡洛尔精品。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步骤(1)所述氢氧化钠与间甲酚的摩尔比为1~1.2:1;四丁基溴化铵为间甲酚摩尔数的3%~5%;环氧氯丙烷与间甲酚的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20h,TLC监测(硅胶GF254薄层板,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8:1)至间甲酚基本消失,即为反应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C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C07C217-00 连接在同一个碳架上的含氨基和醚化的羟基的化合物
C07C217-02 .醚化的羟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非环碳原子上
C07C217-52 .醚化的羟基或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54 .醚化的羟基连接在至少1个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和氨基连接在非环碳原子上或连接在除同一个碳架的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76 .带有连接在六元芳环碳原子上的氨基和连接在非环碳原子或同一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碳原子上的醚化羟基
C07C217-78 .带有连接在同一碳架的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的氨基和醚化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