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299.X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蛭川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67/08 | 分类号: | B65H6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装置 以及 具有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留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一边去除从喂纱纱管退绕的纱线的粗节等纱线缺陷一边再将纱线卷绕起来形成卷装的自动络纱机(winder)。专利文献1的自动络纱机在喂纱纱管和卷绕纱线的卷装卷绕部之间具有接纱装置、纱线蓄留装置等各种装置。接纱装置用于在更换喂纱纱管时、去除纱线缺陷而切断纱线时或纱线发生突发性断纱时,将卷装侧的纱线和喂纱纱管侧的纱线接合起来。另外,纱线蓄留装置具有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旋转蓄留卷筒),通过将纱线卷绕于该纱线蓄留罗拉上,而临时蓄留卷绕为卷装之前的纱线。
在上述自动络纱机中,在用卷装卷绕部卷绕纱线的过程中,配置在喂纱纱管和卷装卷绕部之间的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蓄留罗拉卷绕从喂纱纱管退绕的纱线,同时将卷绕于该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向卷装卷绕部退绕。另外,该纱线蓄留罗拉在卷绕了一定量的纱线的状态下旋转。另一方面,在使用接纱装置进行接纱时,使该纱线蓄留罗拉停止旋转。在该接纱时,不再从喂纱纱管喂纱,但由于纱线蓄留罗拉上蓄留有一定量的纱线,因此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被退绕并逐渐卷绕到卷装卷绕部。这样,在接纱时,也能继续用卷装卷绕部卷绕纱线,而不必停止卷绕纱线。
上述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的纱线蓄留装置是通过将纱线卷绕于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上而蓄留纱线的方式的装置。在此,在卷装卷绕部的卷绕速度大的情况下,在接纱动作中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很快就会被退光,因此,期望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蓄留量大。但是,能用纱线蓄留装置蓄留的纱线量是与纱线蓄留罗拉的大小(外径、长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要想增加纱线蓄留量,就需要将纱线蓄留罗拉做得较大,结果会导致纱线蓄留罗拉的惯性矩变大。在该情况下,在开始接纱时,难以高灵敏地控制罗拉的旋转,例如无法快速使纱线蓄留罗拉停止等。或者,为了驱动纱线蓄留罗拉可能要采用大型的马达,但这会导致成本大幅提高,而且从能耗方面考虑也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从而实现纱线蓄留罗拉的高灵敏性旋转控制。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第1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是蓄留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纱线蓄留装置具有通过旋转而卷绕纱线的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比重小于铁的比重的非金属材料形成。
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由比重小于铁的比重的非金属材料形成,因此,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能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因此,不使马达大型化,也能进行纱线蓄留罗拉的高灵敏性旋转控制。
第2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1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非金属材料为树脂材料。根据本技术方案,能进一步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
第3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2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在树脂材料中混合了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根据本技术方案,除了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还能确保其高强度。
第4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2或第3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外表面中的至少卷绕上述纱线的部分由保护层覆盖。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纱线蓄留罗拉的卷绕纱线的部分由保护层覆盖,因此能抑制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纱线蓄留罗拉的外表面因纱线的卷绕而发生变形、损伤或磨损等,提高了耐久性。
第5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4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树脂材料形成,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整个外表面实施了金属镀层以作为上述保护层。根据本技术方案,纱线蓄留罗拉的整个表面都被作为保护层的镀层保护。另外,电镀的情况下,通常,与仅在坯料的一部分上形成镀层相比,整体形成镀层比较容易。
第6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5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ABS树脂形成,上述镀层是以铬为主要成分的层,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和上述镀层之间,形成有以镍或铜为主要成分的基底层。
ABS树脂(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的共聚合成树脂)成形性高,适于纱线蓄留罗拉的成形。另外,铬镀层耐腐蚀性高,且有利于提高罗拉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损性。不过,通过电镀在作为绝缘材料的ABS树脂的表面形成铬镀层是很困难的。但是,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ABS树脂的表面存在能够通过无电解镀等形成的以镍或铜为主要成分的基底层,因此,能够通过电镀形成铬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