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室内用户所在楼层的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4287.7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8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生;朱兴勇;宋永清;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4 | 分类号: | H04W4/04;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用户 所在 楼层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移动通信网络中室内用户所在楼层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用户急剧增长,客户感知度的好坏决定着一个通信企业在发展中的竞争地位,当前移动网络质量提升越来越强调面向用户感知,室内用户是全网的主体优质客户,主要集中在楼宇内,而室内用户感知是网络整体质量的短板。当前的技术中,主要实现方法是通过室内稳定用户判断、楼宇地理环境、邻区测量、MR测量报告来综合分析匹配室内用户所在楼层。现有技术无法精确定位用户所在楼层,无法彻底解决室内用户感知问题。只能通过普通的CQT(CallQualityTes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测试对整个楼层进行拨测,没有明确的测试方案,处理问题周期长、准确性低、发现问题不全面、效率低下。室内用户感知提升的瓶颈在于无法精确定位用户所在楼层,影响客户感知的网络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状,本发明通过对室内用户所在楼层做出精确定位,彻底挖掘室内用户的感知问题。通过分析A和ABIS口通话记录和用户行为判定室内稳定用户,通过分析用户MR及地理位置信息总结不同场景室内用户的规律特性,进行稳定用户匹配和楼层用户匹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用户所在楼层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基于全网用户定位室内稳定用户;
步骤200:结合楼宇地理环境、邻区测量、MR测量报告综合分析匹配室内稳定用户所在楼层。
进一步,所述步骤100进一步包括步骤110:定位室内用户:在一个时间段中都在同一小区,或者在一个时间段内处于不同小区,但这些小区间为附近小区的用户为室内用户。所述步骤100进一步包括步骤120:定位室内稳定用户:在步骤110确定的室内用户的基础上,在所述时间段的非起止时刻的一子区间时段,出现在相同小区或附近小区,并且,在所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和/或终止时刻出现在相同小区或附近小区的室内用户为室内稳定用户。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00进一步包括步骤120:在步骤110确定的室内用户的基础上,在所述时间段的非起止位置的一时间点起,通话时长超过Q分钟,并且,起呼和挂机小区间相同小区或为附近小区的室内用户为室内稳定用户。
优选地,所述步骤200进一步包括步骤210:
匹配楼层高中低场景用户:通过A+ABIS数据库统计稳定用户测量报告MR,测量报告MR中包含本服务小区的上下行电平和质量以及最强K个邻区的上下行电平和质量;统计某个小区所有稳定用户MR数据中邻区电平大于TH1dBm的邻区数目,邻区数目高于平均值加S的稳定用户为高层用户,处于平值加减S范围内的稳定用户为中层用户,低于平均值减S的稳定用户为低层用户。
进一步,所述步骤200进一步包括步骤220:
匹配楼层不同方位的用户:通过分析室内稳定用户的切换关系,结合切换关系基站的地理位置,判断用户的方位。优选地,把楼层划分为8个物理区域: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以室内用户楼宇为中心通过室内用户和周围不同方位宏站切换关系判断用户属于那一方位用户。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200进一步包括步骤230:
匹配楼层电梯用户:通过分析用户的通话记录,以及用户MR的测量报告信息,判断电梯用户。
一个示意性的实时方式中,所述步骤230进一步包括:步骤231:判断电梯有小区覆盖时的电梯用户:对于用户占用覆盖电梯的小区进行通话,则判定为电梯用户;或者,若某个小区覆盖电梯又覆盖楼层,则通过用户通话过程中的MR数据服务小区的邻区电平变化情况判断,利用电梯内和电梯外MR测量报告的区别,进行是否为电梯用户的判断;
步骤232:判断电梯无小区覆盖时的电梯用户:某个用户通过过程中MR数据的服务小区电平变化达到TH3,且质量变化有多级,则判定为电梯用户。
此外,所述步骤200进一步包括步骤240:判断窗边用户:通过分析用户的通话记录的切换次数以及用户的MR数据信息,判断为窗边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2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北斗卫星的车载定位仪
- 下一篇:拉伸膜包装机真空泵悬挂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