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苯基锡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3829.9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伟;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7/22 | 分类号: | C07F7/22;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205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基 锡配位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苯基锡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有机锡化学的真正繁荣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人们在对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和筛选过程中,发现一些二烃基锡化合物具有比顺铂更高的抗肿瘤活性(Crowe,A.J.;Smith,P.J.;Atassi.G.,Chem.Biol.Interact.,1980,32,171)。此后,抗肿瘤活性有机锡化合物的发现,使得有机锡化学成为主族化学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有机锡化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并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二苯基锡配位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Ph表示苯基。
一种二苯基锡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向反应容器中加入1mmol的邻香草醛缩4-吡啶甲酰腙、2.0~3.0mmol乙醇钠、1.0~2.0mmol的二苯基氯化锡、100~150mL的甲醇,在温度为50~60℃范围内,搅拌回流6-8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到黄色固体;用二氯甲烷-石油醚重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二氯甲烷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2:1~3:1。
反应式为:
所述二苯基锡配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人结直肠腺癌、人白血病、人结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二苯基锡配位化合物分子式为C26H21N3O3Sn;分子量为542.15,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可以其为原料制备治疗人结直肠腺癌、人白血病、人结肠癌的药物。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铂类抗癌相比,本发明的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高、脂溶性好、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制备二苯基锡配位化合物:向烧瓶中加入1.0mmol的邻香草醛缩4-吡啶甲酰腙、2.0mmol的乙醇钠、1.0mmol的二苯基二氯化锡,100mL的甲醇,在60℃下搅拌回流6小时,旋转蒸发,得到黄色固体;用二氯甲烷-石油醚重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二氯甲烷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3:1。产率75%,熔点226-227℃。
经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如下:
红外光谱(KBr,cm-1):ν(m,C=N)1620;v(s,C=N-N=C)1602;ν(Sn-O)672;ν(Sn-C)542;ν(Sn-N)475;
1H核磁(CDCl3,ppm):8.83(1H,s,N=CH),8.77(2H,d,2,6-pyridine-H),8.05(2H,d,3,5-pyridine-H),7.89–6.73(13H,m,aromatic-H),3.99(3H,s,CH3);
13C核磁(CDCl3,ppm):152.12,136.37,121.80(pyridine-C);138.81,129.20,126.30,117.35,117.19,116.69(aromatic-C);167.27(C-O);163.47(C=N);56.83(CH3)。
元素分析:计算值C26H21N3O3Sn:C,83.17;H,5.64;N,11.19%;实测值C,83.09;H,5.57;N,11.3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