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合生元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23777.5 申请日: 2013-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461670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刘华梅;王学东;叶绿笋;伍金娥;余娜;李钢平;常超;周莉;程志国;龚永华;刘洋;谷清议;张敬明;闫世君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1/16 分类号: A23K1/16;A23K1/16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0074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型 合生元 制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饲用微生物添加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型合生元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各国都采取多种措施以控制净化家禽疫病。但抗生素的广泛长期使用导致的食品中药物残留及微生物耐药性等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由此,人们开始对肉、蛋类食品的化学残留提出严格的要求,化学防治剂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欧洲更是禁止了在动物日粮中使用任何抗生素。采用何种措施来取代抗生素的应用,不会带来上述风险同时又能保障动物的健康,成为养殖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为此,动物微生态学界提出了“微生物的问题最终应用微生物来解决”的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生物竞争法控制疾病的技术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动物微生态学(Animal Microecology)得到了迅速发展(Tomohiro H,1983;Xu C L,2006)。近年来利用“以菌治菌”的原理,使用益生菌(Probiotics)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止疾病感染,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了当前应用微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2001年,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做了如下定义,“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饲用益生菌生产菌株不仅要求益生功能显著,还必须能够耐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且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发酵培养。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益生菌为乳酸菌类,乳酸菌类的益生功能显著,但是因其不能耐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产品质量不稳定,应用潜力和范围受到限制。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可以选择性刺激肠道中已定植的有益菌群的繁殖或活性的一种膳食补充剂,它既不能为畜禽自身吸收利用,又不能为肠道内大部分有害菌利用,而只能为大部分益生菌利用,从而使有益菌增生。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从使用单一菌种转为使用复合菌种,从仅仅使用活菌制剂转为应用活菌与具有调节动物微生态环境的非活菌益生元成分进行复配增效制成的合生元制剂。

合生元(synbiotics)又称为合生素,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制剂,或再加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它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快速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菌作用更显著持久。合生元作为新一代微生态调节剂,将益生菌和益生元联合应用,可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生理功能,使益生菌和益生元协调作用,共同对抗疾病,维护机体的微生态平衡。相比单纯的益生菌或益生元而言,合生元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市场潜力更大。但是,由于目前动物饲料普遍采用蒸汽调质制粒技术,该过程的高温高湿条件可将大量不耐热的微生物杀死,因此合生元作为饲料添加剂,其中活菌的耐高温性能是限制微生态制剂应用的瓶颈之一,另外,目前生产的饲用合生元还存在含菌量低,杂菌率高,品质不稳定等缺点,严重制约了我国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合生元制剂及其应用,该复合型合生元制剂利用不同益生菌及益生元的协同效应,不仅避免了单一益生菌的不足,而且还增加了益生菌含量,降低了杂菌率,并且提高了所述合生元的耐热性和耐贮性,改善了饲用合生元品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合生元制剂,包含复合益生菌及益生元,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所述的益生元为酵母细胞壁多糖、甘露寡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异麦芽寡糖、低聚乳果糖、寡乳糖、低聚焦糖和寡木糖中的任意一种;合生元制剂与饲料混合制粒后芽孢存活率高于90%,活菌总数为1.0×109~1.0×1011CFU/g(CFU/g: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优选地,所述复合型合生元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复合益生菌10~35份、益生元65~75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中两种菌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枯草芽孢杆菌30~55%,地衣芽孢杆菌45~70%;混合后活菌总数为1.0×109~1.0×1011CFU/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