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刹车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595.8 | 申请日: | 201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郑运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运婷 |
主分类号: | F16D49/00 | 分类号: | F16D49/00;F16D65/06;F16D65/80;F16D65/18;F16D121/20;F16D1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0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刹车装置,特别是一种刹车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以及一些设备的刹车装置,刹车时,利用油压装置驱动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阻力来刹车的,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的温度较高,刹车片以及制动盘容易磨损,影响了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车以及设备使用的刹车鼓,利用刹车盘于磁流体中受到的浮力驱动刹车盘的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刹车,利用磁流体来降低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温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刹车鼓包括有外壳、制动盘、转动轴、刹车盘、磁流体、电磁线圈以及控制器;制动盘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的轴线与制动盘的轴线相同,转动轴与外壳动配合连接,制动盘密封于外壳的制动型腔内,磁流体设于制动型腔内;外壳的制动型腔设有刹车导向套,刹车盘动配合于刹车导向套内,刹车盘位于制动盘的下方,刹车盘的刹车片位于制动盘制动面的对面;电磁线圈设于外壳上,电磁线圈的磁力线经过磁流体,控制器设有控制线与电磁线圈连接,刹车盘的比重大于磁流体的比重,刹车盘的重力大于刹车盘于磁流体中受到的浮力。
使用时,外壳与机动车或者设备的机架固定连接,转动轴与需要制动的转轴固定连接;制动时,利用控制器接通电磁线圈的电源,电磁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将制动型腔内的磁流体磁化,利用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的磁场强度不断增加,使磁流体的比重不断增加,使磁流体的比重大于刹车盘的比重,刹车盘在磁流体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刹车盘的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利用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力阻碍制动盘转动,利用刹车盘在磁流体中受到的浮力刹车,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力随着电磁线圈磁场强度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刹车解除时,利用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的磁场强度不断减少,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力随着电磁线圈磁场强度的不断减少而减少,随着控制器切断电磁线圈的电源,电磁线圈的磁场消失,磁流体恢复到未磁化的状态,磁流体的比重小于刹车盘的比重,刹车盘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刹车盘的刹车片离开制动盘的制动面,刹车解除;利用控制器控制刹车盘在磁流体以及外壳的刹车导向套内上升以及下降,利用刹车盘于磁流体受到的浮力刹车,利用刹车盘的重力下降解除刹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刹车鼓包括有外壳、制动盘、转动轴、刹车盘、磁流体、电磁线圈以及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的磁场,利用磁场控制磁流体的比重,利用磁流体的比重控制刹车盆于磁流体受到的浮力,利用刹车盘于磁流体受到的浮力来驱动刹车盘的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刹车,利用磁流体降低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温度,提高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使用寿命,减少刹车抱死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刹车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刹车鼓的结构示意图,刹车鼓,包括有外壳1、制动盘2、转动轴3、刹车盘4、磁流体5、电磁线圈6以及控制器7;制动盘2与转动轴3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轴线与制动盘2的轴线相同,转动轴3与外壳1动配合连接,制动盘2密封于外壳1的制动型腔8内,磁流体5设于制动型腔8内;外壳1的制动型腔8设有刹车导向套9,刹车盘4动配合于刹车导向套9内,刹车盘4位于制动盘2的下方,刹车盘4的刹车片10位于制动盘2制动面11的对面;电磁线圈6设于外壳1上,电磁线圈6的磁力线经过磁流体5,控制器7设有控制线与电磁线圈6连接,刹车盘4的比重大于磁流体5的比重。刹车导向套9与外壳1刹车导向套9的中心线与刹车盘4的轴线垂直;制动盘2于磁流体5中受到浮力与制动盘2的轴线垂直;电磁线圈6设有铁芯24,用于加强电磁线圈6的磁场强度。
为了阻碍刹车盘的转动实施刹车,制动盘2的刹车片10与制动盘2的制动面11摩擦产生的摩擦力经刹车导向套9施加于外壳1,利用此摩擦力阻碍制动盘2转动;刹车盘4包括有刹车片10、刹车座12以及导向管13,刹车片10与刹车座12固定连接,刹车座12与导向管13固定连接,导向管13与刹车导向套9动配合连接。刹车盘4刹车片11的形状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半径与制动盘2制动面10的半径相同。
为了使刹车盘4的下方充满磁流体5,导向管13的管壁设有第一溢流孔14,刹车导向套9的套壁设有第二溢流孔15,制动型腔8内的磁流体5经第一溢流孔14以及刹车导向套9流动到刹车导向套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运婷,未经郑运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