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流体浮力碟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323.8 | 申请日: | 201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勇 |
主分类号: | F16D49/00 | 分类号: | F16D49/00;F16D65/14;F16D123/00;F16D121/20;F16D1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8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浮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刹车装置,特别是一种磁流体浮力碟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的碟刹装置,刹车时,利用刹车开关以及油压装置驱动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阻力来刹车的,不但需要耗用液压油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的温度较高,刹车片以及制动盘容易磨损,影响了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车或者其他设备使用的磁流体浮力碟刹装置,利用控制器控制刹车浮体于磁流体中浮动,利用刹车浮体浮动驱动碟刹刹车,同时,利用磁流体来降低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温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磁流体浮力碟刹装置包括有外壳、制动盘、转动轴、碟刹、磁流体、电磁线圈、刹车浮体以及控制器;制动盘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的轴线与制动盘的轴线相同,转动轴与外壳动配合连接,制动盘位于外壳的型腔内,磁流体设于外壳的型腔内,刹车浮体位于磁流体内,制动盘的制动面与制动盘的轴线垂直;碟刹包括有刹车座以及刹车片,外壳的型腔设有制动型腔,制动型腔设有刹车斜面,刹车斜面的上部到制动盘制动面的距离小于刹车斜面的下部到制动盘制动面的距离,刹车浮体位于刹车斜面的对面,刹车浮体位于碟刹的刹车座的对面,碟刹与外壳动配合连接于制动型腔内,碟刹的刹车片位于制动盘制动面的对面;电磁线圈设于外壳上,电磁线圈的磁力线经过磁流体,控制器设有控制线与电磁线圈连接;刹车浮体的比重大于磁流体的比重,刹车浮体下沉于磁流体的下部。
使用时,外壳与机动车或者设备的机架固定连接,转动轴与需要制动的转轴固定连接,控制器与机动车或者设备的刹车开关连接;刹车时,利用控制器接通电磁线圈的电源,电磁线圈产生磁场将外壳型腔内的磁流体磁化,使磁流体的比重大于刹车浮体的比重,刹车浮体在磁流体浮力的作用下上升;由于刹车斜面的上部到制动盘制动面的距离小于刹车斜面的下部到制动盘制动面的距离,刹车浮体上升时向制动盘制动面方向移动,利用刹车浮体上升驱动碟刹的刹车座向制动盘移动,使刹车座以及刹车片与制动盘制动面摩擦,利用碟刹的刹车片与制动盘制动面的摩擦力刹车,利用刹车片阻碍制动盘以及转动轴转动;刹车解除时,控制器切断电磁线圈的电源,电磁线圈的磁场消失,磁流体的比重恢复到未磁化的状态,磁流体的比重小于刹车浮体的比重,刹车浮体在其重力的作用下降,刹车浮体离开刹车座,刹车片被旋转的制动盘的制动面推开,刹车片与制动面的摩擦力消除,刹车解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磁流体浮力碟刹装置包括有外壳、制动盘、转动轴、碟刹、磁流体、电磁线圈、刹车浮体以及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刹车浮体于磁流体中浮动,利用刹车浮体浮动驱动碟刹的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刹车,不使用液压油,节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利用磁流体来降低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温度,提高刹车片以及制动盘的使用寿命,减少刹车抱死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磁流体浮力碟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勇,未经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水回用中浸没式超滤膜性能再生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活化红火蚁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