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040.3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黎俊;黄玉东;胡帧;宋元军;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0 | 分类号: | D06M10/00;C03C25/68;C08J5/06;C08J5/08;D06M101/40;D06M101/20;D06M101/30;D06M101/3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艳萍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表面 可控 刻蚀 方法 | ||
1.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一、连续纤维通过辐照炉,通过速度为0.0001cm/min~100cm/min,同时用加捻机控制纤维捻度为0.0001r/cm~20r/cm,与此同时,高能粒子发生器产生高能粒子束,粒子束通过光栅或者模版后打在前进中的加捻纤维表面上,对纤维进行刻蚀;
二、连续纤维经过0.1min~600min的刻蚀后,从辐照炉导出,进入溶剂超声清洗池,被刻蚀掉的纤维屑层被溶剂清洗掉,露出规整的微纳米凹槽,从而得到大比表面积的改性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纤维为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芳纶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亚苯基苯并二噻唑纤维、玻璃纤维或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高能粒子束为γ射线束、电子束、等离子体束或X射线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高能粒子束的能量为25eV~120eV。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连续纤维经过80min~150min的刻蚀后,从辐照炉导出。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溶剂为水、乙醇、甲醇、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乙二醇、盐酸、硫酸、硝酸或磷酸或水、乙醇、甲醇、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乙二醇、盐酸、硫酸和硝酸按任意比混合得到的溶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骤二中所述的超声功率为400W~600W。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骤二中所述的超声功率为500W。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微纳米凹槽的宽度为5nm~1μm,微纳米凹槽的深度为3nm~600n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纤维表面可控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微纳米凹槽的宽度为50nm~500nm,微纳米凹槽的深度为30nm~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0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定位器合件
- 下一篇:一种磁性磨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