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纸造浆切削用高效旋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22926.6 | 申请日: | 2013-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5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民宝地纸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B1/32 | 分类号: | D21B1/32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 地址: | 65004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纸 切削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合理,切削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的废纸造浆切削用高效旋刀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术系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造纸已由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变成了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有技术制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原材制浆,一种是废纸制浆。前者耗费大量木材等自然资源;后者不仅可以回收废旧纸张作为造纸原料,更在于可以节省自然资源。后者的优势在于工艺简便,产生的工业废料,尤其废水量少且相对比较干净,处理起来较为容易,对环境的污染也小。现有技术废纸造浆可以采取,直接水浸搅拌直接制浆工艺,这样可以对废旧纸张进行了清洗,泥砂可以直接沉入池底,无需在后道工序再行除砂。虽然这种工艺制备的清浆无需后处理即可直接使用,但是费水,功效低,无法满足工业大生产的需要。因此,多采用直接加水粉碎,再行后续除砂、去杂工艺。废纸粉碎多是采取旋切刀,现有技术的旋切刀的结构原因,不仅切削效率低,而且易损坏,导致使用与维护成本升高。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切削效率高,坚固耐用的废纸造浆切削用高效旋刀装置显得非常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切削效率高,坚固耐用的废纸造浆切削用高效旋刀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涉及旋切刀,包括刀体与刀头,所述的刀头包括刀尖部、刀背、刀刃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刀体与刀头呈弧形旋转式结构配合,所述刀头呈内弯的弧形。
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刀体与刀头设计,变直刀为弧形刀,与旋转轴配合形成镰刀型工作结构,借助于旋转力形成刀砍与切削的双重作用。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直刀结构切削效率低,而且易断折损坏的弊端,有效延长了刀头的使用寿命,延长废纸粉碎设备的免维护期。本发明结构合理,切削效率高,坚固耐用,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向视图;
图3为图1之B向视图;
图4为图1之C向视图;
图中:1-刀体,2-刀尖部,3-刀身,4-刀钩部,5-刀背,6-刀根部,7-刀刃部,8-刀刃斜面,9-刀尖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涉及旋切刀,包括刀体1与刀头3,所述的刀头3包括刀尖部2、刀背5、刀刃部7,其特征是:所述的刀体1与刀头3呈弧形旋转式结构配合,所述刀头3呈内弯的弧形。
所述的刀体1与刀头3之间弯曲形成刀钩部4,圆弧半径为35~45mm。
所述的刀体1与刀背5之间弯曲形成刀根部6,圆弧半径为95~105mm。
所述的刀刃部7呈圆弧形,其半径为560~635mm。
所述的刀背部5呈圆弧形,其半径为850~1150mm。
所述的刀尖部2设置向刀刃倾斜的的刀刃斜面8。
所述的刀体1与刀头之间设置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上均布固定孔。
图2示出了刀背结构,所述的刀背5与刀尖端部9之间设置与刀尖端部9宽度相当且向刀尖倾斜的刀尖段。
图3示出了刀尖端部结构,所述的刀尖端部9宽度为110~130mm。
图4示出了刀刃部,所述的刀刃部7之宽度延伸至刀钩部,并自刀钩部向刀尖部设置倾斜面。
本发明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刀体与刀头设计,变直刀为弧形刀,与旋转轴配合形成镰刀型工作结构,借助于旋转力形成刀砍与切削的双重作用。使用时,将本发明与螺旋搅拌桨同轴装配,并通过固定孔螺栓固接。本发明结构合理,切削效率高,坚固耐用,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直刀结构切削效率低,而且易断折损坏的弊端,有效延长了刀头的使用寿命,延长废纸粉碎设备的免维护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民宝地纸业有限公司,未经富民宝地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