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电混合连续驱动方法及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2606.0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罗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琨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电 混合 连续 驱动 方法 动力装置 | ||
1.一种磁电混合连续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连杆、活塞及曲轴,于活塞顶部固定设置活塞永磁体,所述连杆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曲轴活动连接;
(2)制备缸体,该缸体设有至少一个缸筒,于缸筒顶部固定设置缸体永磁体,所述活塞插设在所述缸筒内,所述缸体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力与所述活塞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力相排斥;于缸体永磁体底部固定设置变极线圈;于所述缸筒外壁上等间距设置多组驱动线圈,第一驱动线圈、第二驱动线圈.....第n驱动线圈;
(3)制备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线圈及变极线圈,控制其通电状况、电流大小及电流方向;
(4)初始状态,变极线圈断电,活塞在活塞永磁体与缸体永磁体的磁场作用力下处于相距离最远的远止点位置;
(5)变极线圈通电,产生与活塞永磁体相互吸引的磁场力,活塞在变极线圈与活塞永磁体产生的吸引力下作靠近变极线圈的直线运动,活塞带动连杆作直线运动;
(6)运动的活塞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线圈,第一驱动线圈通电,产生与所述活塞永磁体相吸引的磁场力,活塞在该磁场力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驱动线圈的方向运动,直至活塞与该第一驱动线圈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该第一驱动线圈的电流反向流动,该第一驱动线圈产生与活塞永磁体相排斥的磁场力,活塞在该磁场力的作用下,向远离该第一驱动线圈的方向运动;
(7)当活塞运动到靠近第二驱动线圈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线圈通电,该第二驱动线圈产生于活塞永磁体相吸引的磁场力,活塞在所述第二驱动线圈及第一驱动线圈产生的磁场力下,向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线圈的方向运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线圈断电,第二驱动线圈反转电流方向,活塞向远离第二驱动线圈及靠近第三驱动线圈方向运动,第三驱动线圈及第n驱动线圈重复步骤(6)的动作,第三驱动线圈、第n驱动线圈依次断电通电,直至活塞运动到达最靠近变极线圈的上止点位置;
(8)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变极线圈的电流方向流动,该变极线圈产生与活塞永磁体相排斥的磁场力,活塞在该排斥磁场力的作用力下向下运动,重复步骤(6)、(7)的动作,直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的位置;
(9)重复步骤(5)、(6)、(7)、(8)的动作,活塞作上下直线往复运动;带动连杆也作上下直线往复运动,连杆带动曲轴左圆周运动,实现磁电混合连续驱动,驱动输出动力的驱动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电混合连续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还包括以下内容,缸筒高度为驱动线圈高度的5-3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电混合连续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大于活塞永磁体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电混合连续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对称结构的双头连杆,所述缸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缸筒,所述双头连杆插设在两个缸体内并连接活塞,所述双头连杆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曲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电混合连续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数量为双数。
6.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磁电混合连续驱动方法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电路、缸体、连杆、活塞、活塞永磁体、缸筒永磁体、变极线圈、驱动线圈,所述缸体包括至少一个缸筒,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缸筒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缸筒底部,所述变极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缸体永磁体下方,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多组所述驱动线圈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缸筒外壁上,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变极线圈及驱动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行星圆周运转机构,该行星圆周运转机构包括一小圆形滑轮及一大圆形滑道,所述曲轴设有曲轴颈,所述小圆形滑轮连接所述曲轴,运动时,小圆形滑轮以曲轴颈的轴线为中心作自转运动,及绕大圆形滑道作行星旋转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对称结构的双头连杆,所述缸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缸筒,所述双头连杆插设在两个缸体内并连接活塞,所述双头连杆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曲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数量为双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琨,未经罗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6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用多孔膜、制造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节能环保高风温冲天炉系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