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式激光夜视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2257.2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周亮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G03B1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揭西县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激光 夜视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夜视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激光夜视仪。
背景技术
在夜视技术上,只有红外热成像,微光镜头和红外线辅助照明的应用,由于红外热成像和微光镜头在应用上图像不清晰和价格昂贵等原因,只应用在特殊行业中,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被动红外夜视技术,其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和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光电红外探测器将物体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模拟出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最后经系统处理,形成热图像视频信号,传至显示屏幕上,就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对应的热像图,即红外热图像。
目前在电视监控领域中,摄像机晚上需要成像大多依靠LED红外照明灯或白光,但LED由于芯片结构,封装工艺,散热等原因,本来是绿色照明的产品,但在后期应用中,多种原因造成寿命短、光电转换率低、角度调制难等缺点。
LED照明一般在短距离夜视应用,激光照明可以覆盖短距离到远距离的夜视应用,具有较好的光束角度的调制,但由于激光的出光功率比较大,在系统工作和维护时候有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工作和维护更加安全的主动式激光夜视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动式激光夜视仪,该装置包括摄像系统、激光投射系统、以及驱动装置,在所述激光投射系统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电传感器,在所述激光投射系统上设置有用于调制激光输出功率的激光光阀和用于指示该激光投射系统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所述激光光阀可在0至调节激光投射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范围内调节激光投射系统的激光输出功率;当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所述激光投射系统,并启动所述摄像系统采用彩色成像模式采集监控区域反射回来的自然光线并传输至显示设备显示;当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激光投射系统向监控区域投射激光光束,所述摄像系统采用黑白成像模式采集监控区域反射回来的激光光束并传输至显示设备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系统为一体化摄像机、高清摄像机、定焦摄像机、电动镜头摄像机、或者长焦距电动镜头摄像机。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投射系统还包括激光光源、光学变焦装置和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输出半导体激光器、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或者阵列封装激光器。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变焦装置为电动光学变焦装置或手动光学变焦装置。
进一步的,该主动式激光夜视仪还包括一云台、球机、转台、便携手持式或者护罩。
进一步的,在所述激光投射系统或摄像系统上连接有可俯仰和水平全方位角度调节的微调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投射系统的激光光束角度大小和所述摄像系统的镜头焦距远近由一块同步驱动电路控制,使摄像系统的镜头角度和激光投射系统的激光光束角度同步在一个监控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指示灯为可见光发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发光装置为可见光LED。
本发明不仅可工作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即是白天工作模式(光照大于预设的阈值)和夜晚工作模式(光照小于预设的阈值),激光投射系统白天不工作,摄像系统白天彩色成像,晚上在低照度时摄像系统启动黑白成像模式接收由激光投射系统投射到监控区域而反射的图像并传输到显示设备显示。而且,本发明还带有激光光阀和工作指示灯,该激光光阀从0~最大范围内调制激光出光功率,进而使得从生产到系统维护,都可方便地先将激光器关闭或调低激光出光功率,以便于安全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此附图说明所提供的图片用来辅助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激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增加了全方位微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同步小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同步大角度示意图。
图中:
100、摄像系统 200、激光投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周亮,未经吴周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