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柔性联轴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21572.3 | 申请日: | 2013-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实渊;查理·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实渊 |
| 主分类号: | F16D3/10 | 分类号: | F16D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重庆市沙坪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柔性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联轴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柔性联轴器。
背景技术
Georgevitch的发明(US#1,716,225,1929年)在传输扭矩的能力,及轴与轴之间允许的角度范围方面均受到限制,由于传输的扭矩与作用于链接臂上的离心力是平衡的,在低速度,大扭矩的条件下,两个链接臂将很容易地同轴性,从而导致系统运动的不稳定,另一方面,该发明采用的链接臂是非橡塑材料,几乎不允许很小的不同轴度,并且链接臂的两端承受极高的应力;1959年,Dorton对上述发明进行了改善,引入了耦合质量,他在一些离心设备如离心压缩机、离心泵、风扇、螺旋桨和引擎等应用了这种机构,他证明采用了耦合质量后,系统可以提供传输大扭矩的能力;1960年至1962年,查尔斯.伯特分析了这种刚性链接臂机构的非线性特征,他提供了链接臂角度与传递扭矩之间关系的曲线图;艾伦的发明(US#4,033,144,1977年)利用了工程等级塑料材料来承受不同轴度,但它们在弯曲和发热时很容易产生疲劳破坏,它们也仅可以容纳很小角度的轴向偏移;查尔斯.伯特和吴实渊(2003年)第一个分析了带弹性链接臂的这种机构的非线性特性,获得了柔性联轴器的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波动的比率,他们发现,如果耦合质量太重,也无法传递扭矩。他们首先发明并分析了带空间链接臂的这种机构的非线性特征,他们发现这种空间柔性联轴器可应用于包括在一个发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的垂直起降飞机,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存在大的不同轴度时的动力传输设备,及常常存在扭转振动的气轮机、水轮机等;其他非橡塑材料类型的柔性联轴器如万向节,允许不同轴度达10度以上,但他们不提供有助于减少振动的低扭转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空间柔性联轴器,旨在解决现存联轴器存在的扭转振动问题,及联轴器存在的传动角度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柔性联轴器,所述空间柔性联轴器包括:驱动轴联接部、从动轴联接部、输入法兰、输出法兰、第一轴承、第一链接臂、第二轴承、第二链接臂、第三轴承、第四轴承、耦合质量;所述驱动轴联接部上设置所述输入法兰,所述从动轴联接部上设置所述输出法兰,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输入法兰,所述输入法兰连接所述耦和质量,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输出法兰上,所述输出法兰连接所述耦和质量,在所述输入法兰和所述输出法兰之间是耦合质量,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面对所述输入法兰的耦合质量上,所述第四轴承设置在面对所述输出法兰的耦合质量上。
进一步、所述输入法兰通过第一链接臂连接耦和质量。
进一步、所述输出法兰通过第二链接臂连接耦和质量。
进一步、所述驱动轴联接部、从动轴联接部、输入法兰、输出法兰、第一链接臂、第二链接臂和耦合质量由金属钢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链接臂、第二链接臂、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耦合质量的数量为三个及三个以上。
本发明的提供的空间柔性联轴器,通过设置第一链接臂和第二链接臂,在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的作用下,使得联轴器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轴度,耦和质量到法兰中心的距离可以随荷载及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减少了现存联轴器存在的扭转振动问题,并较好的解决了联轴器存在的传动轴度受限的问题,有着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柔性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b)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柔性联轴器同轴时和不同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柔性联轴器的剖视图。
图中:1、驱动轴联接部;2、从动轴联接部;33、输入法兰;34、输出法兰;35、第一轴承;351、第一链接臂;36、第二轴承;361、第二链接臂;37、第三轴承;38、第四轴承;39、耦合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实渊,未经吴实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1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盐高浓度榨菜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鳞胶的提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