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瓦斯压力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1508.5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煤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压力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瓦斯抽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瓦斯压力检测仪。
背景技术
煤矿瓦斯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矿井内要按照安全生产的规范预先对要开采的煤层进行瓦斯压力的检测。煤层瓦斯压力是指煤层孔隙中所含游离瓦斯呈现的压力,即瓦斯作用于孔隙壁的压力,是瓦斯从煤层中涌现出的动力,也是煤层瓦斯含量多少的标志。瓦斯压力检测需要对要开采的煤层打检测孔,通过从检测孔中引出的测压管直接用瓦斯压力检测仪读出瓦斯压力值。准确确定瓦斯压力对矿井有效而合理的防治瓦斯灾害。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煤层瓦斯测压技术所测得的瓦斯压力只是煤层中的压力,不能消除煤层中的承压水的压力对瓦斯压力的影响,使得所测得的压力不是煤层的真实瓦斯压力。而瓦斯压力测量的不精确可能导致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可能直接引起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中断等,从而使技术管理人员对今后的瓦斯突出预测活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缺乏信心,造成防突措施工作量大大增加,增添不必要的投资费用,影响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瓦斯压力检测仪,其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瓦斯压力测量不精确的问题,使得在煤层测压过程中把瓦斯气体及煤层中的承压水完全分离,消除影响煤层瓦斯压力的水压因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瓦斯压力检测仪,包括水气分离罐体、瓦斯导管及瓦斯压力表;所述水气分离罐体上设有进水口和放水闸阀;还包括四通分配阀、高压导管及连接杆;所述四通分配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瓦斯导管相连通;所述四通分配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瓦斯压力表相连通;所述四通分配阀的第三端经高压导管与所述水气分离罐体上进水口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水气分离罐体上设有把手。
2、上述方案中,所述水气分离罐体的端部设有观察窗组件。
3、上述方案中,所述高压导管为硅胶软管,所述高压导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短接头与第一两通管和第二两通管相接,所述第一两通管与四通分配阀相连通,所述第二两通管与所述水气分离罐体上的进水口相连通。
4、上述方案中,所述水气分离罐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5、上述方案中,所述四通分配阀的第四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接头。
6、上述方案中,所述四通分配阀上设有开关手柄。
7、上述方案中,所述瓦斯导管采用硅胶软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瓦斯压力经过如下途径传至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即可进行测压(测压气室→花眼管→异形三通→硅胶软管→四通分配阀→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
测验孔内的积水在测压会自动流入气水分离罐体内,通过观察窗检查水的收集情况。当积水较多准备放水时,可先关闭四通分配阀与气水分离罐体相连接的开关手柄,再打开气水分离罐体上的放水闸阀进行放水。放水完毕后先关闭气水分离罐体上的放水闸阀,再打开四通分配阀上的开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通过安设分离煤层层压水的水气分离罐体等装置,能够准确知道测压钻孔内是否存在承压水,同时在存在承压水时,能够及时、有效和充分地把瓦斯气体与承压水分开,使得所测的压力接近于煤层瓦斯压力,不受承压水的影响,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此装置适用于设定煤层瓦斯压力低于8Mpa的环境。
2、本发明结构紧凑,结构简单,由于采用了四通分配阀,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各种连接,避免了压力外泄。
3、本发明所用的高压导管及瓦斯导管采用硅胶软管代替原来的铁管,减少了铁管之间的连接,大大降低了压力外泄的可能,保证了压力通过硅胶管无泄漏的传到检测仪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水气分离罐体;2、瓦斯导管;3、瓦斯压力表;4、四通分配阀;5、高压导管;51、第一两通管;52、第二两通管;6、连接杆;7、进水口;8、放水闸阀;9、把手;10、观察窗组件;11、支撑脚;12、压力传感器接头;13、开关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煤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煤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1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