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整车生产任务执行情况全过程监控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0936.6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尹超;黎振武;钟婷;尹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4 | 分类号: | 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整车 生产 任务 执行情况 全过程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整车生产任务执行情况全过程监控方法及系统,该发明属于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其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生产、成本、效率等各个方面,最终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比其他行业,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复杂程度高、涉及范围广,除常规的信息化应用之外,企业还需要综合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精益生产、及时生产(JIT)、分销管理、制造执行系统(MES)、质量统计分析、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码技术等先进理论和技术。
近年来,我国通过在汽车行业中大力推进信息化工程,在设计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提升汽车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方面一直没能很好突破,致使企业信息化难于深入企业底层,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优化和提升,整个汽车企业信息化系统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实施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促进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提升,已成为当前我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信息化工程深入推进的重要发展战略和突破口之一。
汽车整车生产过程需要经过焊装、涂装和总装车间,其生产线长,生产过程复杂、管理难度大,当前许多汽车整车企业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信息实时性不高、信息输入手段落后、在某些生产环节存在信息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生产任务执行状态不透明、不可控,继而影响整车生产效率,阻碍生产订单的及时交付。因此,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整车生产任务全过程监控,提高订单交付的及时性及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整车生产任务执行情况全过程监控方法及系统,通过利用信息集成接口、信息标识装置、信息采集装置、信息交互装置、刻印装置、打印装置及信息采集管理软件对汽车整车从焊装、涂装、总装以及调试直至合格下线的整个生产过程的任务信息进行集成、采集及交互,并通过任务监控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发明一种汽车整车生产任务执行情况全过程监控方法及系统,实现汽车整车生产任务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实现汽车整车生产过程在制品数量的实时统计和位置查询;实现关键工位待加工车辆配置信息的实时查询;实现生产过程备货通知;实现生产任务信息的集成;实现车身流水号及VIN码的刻印;实现车辆入库单与配置单的打印,最终实现汽车整车生产任务全过程监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整车生产任务执行情况全过程监控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信息标识装置、信息采集装置、信息交互装置、打印装置、刻印装置等硬件及信息集成接口、信息采集管理软件及任务监控系统。所述信息标识装置是指附有可识读条码的目标物,耐腐蚀、耐高低温,使用寿命长,主要包括金属条码、RFID标签等,主要用于与其他生产信息进行绑定,来追踪生产信息的流转过程;所述的信息采集装置是指能够读取信息标识装置信息的一类设备,如有线/无线扫描枪、RFID读写器等,通过读取信息标识装置的信息,并传输到信息交互装置;所述的信息采集管理软件主要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的信息交互装置主要包括普通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这些装置留有与其他设备集成的接口并且能兼容信息采集管理软件,通过在这些装置上安装信息采集管理软件,可以实现生产任务的接收,同时可以把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任务监控系统中;所述的打印装置与信息交互装置相连,可以打印任务监控系统生成的数据表单;所述的刻印装置与信息交互装置相连,可以刻印任务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流;所述的信息集成接口主要用于任务监控系统与ERP/SCM等其他信息系统及信息交互装置等设备集成生产任务信息;所述的任务监控系统主要实现集成任务信息及对采集到的生产任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实现生产任务的实时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