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20918.8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明;侯玉刚;杨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理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216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壁 布有油穴 无缝 轴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套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尤其涉及到一种能避免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强、布油均匀的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在使用初期销轴与轴套内壁金属之间直接接触,很容易发生咬合,从而导致减少轴套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轴套的内孔储油和润滑方式一般采用各种形式的油槽来储油、布油,而油槽在储油、布油的同时破坏了轴套内壁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轴套的使用寿命;且布油不均匀,形成大面积润滑盲区,很容易造成轴套和轴咬合;同时油槽的储油量有限,在使用过程中需频繁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解决了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包括轴套体、轴套体内壁的盲孔,关键是:轴套体内壁表面设置有0.003-0.2mm的减磨层。
所述的减磨层的材质为MoS2、石墨、纯锰系磷化层、特氟龙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复合层结构。
所述的盲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盲孔的形式为柱状、锥状或球状。
所述的减磨层的最佳厚度范围为0.005-0.05mm。
本发明在轴套体内壁表面有减磨层,减磨层的材质为MoS2、石墨、纯锰系磷化层、特氟龙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复合层结构。轴套表面的减磨层为非金属润滑材料,加减磨层后,在磨合初期有效避免了销轴与轴套内壁金属之间直接接触,可以起到良好的初期减磨效果,避免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与此同时,增加减磨层还有助于增强轴套的承载能力,同时布油较未增加减磨层之前更为均匀。本发明的轴套最极限重载荷为250N/m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轴套表面的减磨层可以起到良好的初期减磨效果,避免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同时轴套的承载能力增强;内壁分布的油穴不破坏轴套内壁的承载能力,延长了轴套的使用寿命;布油均匀,没有润滑盲区;储油量大,可长时间免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轴套体,2代表减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包括轴套体1、轴套体1内壁的盲孔,关键是:轴套体1内壁表面设置有0.003-0.2mm的减磨层2。
所述的减磨层2的材质为MoS2、石墨、纯锰系磷化层、特氟龙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复合层结构。
所述的盲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盲孔的形式为柱状、锥状或球状。
所述的减磨层2的最佳厚度范围为0.005-0.05mm。
实施例1: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该轴套体1内壁的盲孔截面形状为圆形,盲孔的形式为柱状,在轴套体1内壁表面增加一层0.005mm的纯锰系磷化减磨层。
实施例2: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该轴套体1内壁的盲孔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盲孔的形式为球状,在轴套体1内壁表面增加一层0.003mm的纯锰系磷化减磨层,然后在纯锰系磷化减磨层上再增加一层0.003mm的石墨减磨层。
实施例3:一种内壁布有油穴的无缝轴套,该轴套体1内壁的盲孔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盲孔的形式为锥状,在轴套体1内壁表面增加一层0.005mm的纯锰系磷化减磨层,然后在纯锰系磷化减磨层上再增加一层0.004mm的MoS2减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理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理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进行无氧化保护浇铸的连铸中包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破胶机